鸽海觅贝 痴者得馈

 以近乎自传的形式写下面这些东西,不是自我宣传,也不是在做广告(以我的直率和认真的性格,用不着躲躲藏藏,真的广告以后自会出台),旨在让读者于我不经意的叙事之中,能从中悟出一些有用的东西来,少走些弯路。是否会有所借鉴,那就看读者能否有这份耐心和悟性如何了。


  一、初做鸽迷
 像所有爱鸽子的人一样,一旦喜欢上,就再也丢不掉了,本人就犯这贱毛病。我从小就喜欢花、鸟、虫、鱼,养猫、玩狗,可自从看见第一只鸽子起,其他的就什么都不是了。那还是文革初期,我正读初二。文革开始停课,家里管教严,不让介入怕“闹事”,那就待在家里呗。干点什么呢?打蓝球、踢足球哇!一玩一整天,反正又不用写作业,真痛快,还一点也不觉得累。现今再让我玩半天球试试,保准休息一个星期都缓不过来。不知是哪位伙伴,偶然发现学校的房梁上栖着一只鸽子,晚上把它抓下来一看,是只斑鸠,就那也当宝贝似得养了起来。斑鸠是野生的家伙,养不熟,飞了。上哪儿去弄只鸽子养呢?有个伙伴想起来东郊的石油库有家养鸽子的,去哪儿瞧瞧吧。好不容易找到了那家养鸽子的,说明来意,还真给面子,让看。进屋一瞧,白羽毛,一圈套一圈的大眼皮,金黄色的小眼睛,真够漂亮的。其实那不是信鸽,是只观赏鸽,叫白金眼。人家没有小鸽子可给,虽如此,还是给我们上了一课,什么信鸽、观赏鸽啦等等,名堂还真不少,也算有所收获,是我迈入鸽迷之路的头一课。没过多久,我真得开始有了自己的鸽子,有回老家在武汉六渡桥鸽市上买的,有几羽是由住在火车站附近的朋友从上海、无锡等协会来郑州站放飞,趁放飞瞬间鸽多人乱,自迟飞出的笼中摸出来的。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江南的放飞鸽水平各方面还真得很棒,一点儿不亚于现在的外籍鸽。


  二、求知之路
鸽子是有了,可对鸽子的知识懂得太少,每逢从市场或新结识的鸽友那儿学来一些知识,总要回来“校对”一番。比如,听来一段“爱尔赛”的知识,回家就拿放大镜试着看(这在当时还是秘诀,人家不教你怎么个看法)。不知是说者故弄玄虚,还是词不达意,或者是我的理解能力差点儿,反正我找错了位置,将现在定为“内线口”的东西视为“爱尔赛”观察了好几年(要知道那是67或68年,我才16、 7岁,幼稚在所难免),在发现和研究时间上,比以后国内盛行“内线口”的鉴鸽风盛行时间早了好多年呢。
对“爱尔赛”的学习虽然是风马牛不相及,两回事,可也没白研究一会。当然,对事物的研究方法、对比法我还是懂得的。我先从那几羽上海、江苏的放飞鸽看起,以这些能放路的眼睛特征为基础,再比较、观察和研究其他种类的,包括菜鸽和几种我能弄到的鸟在内,着实研究过不少,以求找出适用的规律来。可以说,现在看到有关介绍“内线口”的文章,我都想发笑,其所公示的各种形态,我那时都见识过、研究过。没过多久,我就把这种所谓的“技能”完全放弃了。原因有两个:⑴那只是眼内肌肉的一种,说破天,其在定向上能起多大决定作用?⑵不出路的鸽子中内线口漂亮的、高级的有得是,这没有道理呀;况且,候鸟的内线口也才不过是一般形态吗。面对这些就我那个年龄还无法解答的疑问,我茫然了。


  三、首位老师
偶有一个星期天,在鸽市见到一位穿军服的中年人正在鉴赏几个鸽子,其看鸽子的手法和对鸽子的评价与众不同,所冒出来的名词从来没听说过。自我感觉,这些正是我所需要的。经过攀谈,才知道他在铁路消防队,叫任德炳,由四川来。我向他表达了求教的愿望,几次接触后,拗不过我的诚意,他接纳了我。我现在所知的眼房水和眼砂的一些知识,就从他那儿来。而这些近乎国粹、密籍的知识,在河南,也唯有我一个人才掌握点。认真说来,这种以看眼鉴定鸽子的方法有其一定的狭窄面,以至我后来只保留了其中的一部分,即应用眼房水知识配对和确定其适应性的能力部分,这个技巧对所有鸽子都是通用的。我认为这种鉴鸽方法不那么准确的原因是:任何在眼睛上作文章的鉴赏方法,离开血统的依托将一无是处。按这些鉴鸽方法,创立者看他自己棚里的鸽子,包括他人棚中同一血统的鸽子,那是没问题,可能一看一个准;换一个品系或特性的鸽子,看走眼的时候就太多了。我不否认“好鸽子会有好的眼睛”的说法,但不认可“有好眼睛的就是好鸽子”的看法。眼睛只是一种辅助鉴赏手段,正确鉴赏的方法是:看眼睛应和血统相结合。即一种血统的鸽子在眼睛的表现上有其一定的遗传规律,包括形

状、色彩、大小和粗细等等;由眼睛上可以看出哪些鸽子之间是否存在着血缘关系,或者看到某种血统的鸽子,通过眼睛的遗传表现特征,可以分析出其血统的纯度高低,这才是研究眼睛的真正方法。如果只看眼睛,不论血统,那没多大使用价值。

现实生活中,没血统保障、眼睛漂亮、不出路的鸽子多得是。我本人就走过一段弯路,起码耽误了10年工夫。单纯以任先生那儿学来的知识凭鉴眼去挑鸽,飞出路的和飞不出路的都有。而自86年起,我有幸进入信鸽高层裁判队伍,每年都有机会过手全国各地众多的 500至2000公里多项赛程能力的优胜鸽时,我不再迷信看眼睛了。说来也许没人信:这些获奖鸽中什么乌七八糟的眼睛都有(以我出自门里的鉴眼水平认为是这样),若蒙起鸽身只让看眼睛,绝大多数的鸽子都是要被看掉的。当然,其中也有合格的,但还不到漂亮或令人难忘的程度,可那仅是少数,并不代表全部,故不能唯心地认为这与鉴眼术理论所说的相吻合。


四、走近浩海
 由于我接触养鸽时,正是愿意学习、容易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和迫切增长见识的年龄段,所以,凡是认为有道理、对自己有用的知识,能马上接受进来,并在实际消化的过程中,还会多想几个为什么,如何举一反三,进一步去提高和发展。对特别有兴趣的问题,条件具备时,尽可能用实验去证明,以求得到最正确的答案。这是多年来,我在信鸽领域多少还有点建树的原因。
 就信鸽为什么能从远方归巢的问题,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我也不例外,但我想知道的目的,不是单纯的好奇,而是想借此能更好地应用于鸽子的选择上。道理很简单,若真得明白了鸽子是用什么方式定向的,再找出能够识别它们之间差异的方法,就可以用此准确地鉴别鸽子的优劣。因此,在我作为鸽迷的三十多年时间里,对有关鸽子定向机制探讨的进展方面给予了较多时间的关注。
 《中华信鸽》2002年第二期刊登的“信鸽磁性物质功能的实证”一文中所介绍的日本家者通过手术和对照组实验,证实了信鸽耳石器内磁性物质对其定向判别起着重大作用的结论,是对信鸽界约60年代前的一个假说,通过科学的手段给予证明的实验。这说明,有些假说并非空穴来风漫天胡扯,一旦有机会给予证明,就有体现其自身价值的一天,对信鸽耳石器(内耳器官的一部分)在定向上的功能假说就是其中一例。
 在文革开始进入上山下乡阶段,一段奇遇对我以后追求什么样的探讨方向和增长见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天,我们的家属院里来了一位由广州来的年青人,姓赵名海生,年龄比我稍大点,是插队回老家河北邯郸的知青。他随身带着十几羽信鸽,只在郑州亲戚家稍停几日,而后再回邯郸。经朋友介绍,再加上年龄相差不大,我们很快就相识了,他携带信鸽所需的饲料,由我无偿供给。要知道,他对鸽子饲料的要求可比我高得多,别的不要,只要豌豆,我得找粮店给他买去(那时决无自由市场)。
 看了他所带的各色羽毛的鸽子,我问了他一个普通人很难解答的问题:鸽子是靠什么器官定向的。我清楚地记得他是这样回答我的:“鸽子是靠耳朵的内部器官‘听’着沿途磁场认路的”。他这里所说的“听”指的是感应的意思。
 我不知道他的答案是由哪个渠道得来的,但在当时的确是一个新奇和很少见的假说,即便是现在,这样解释鸽子定向方式的人或书刊也不多(印象中,上海的陆之梁前几年曾撰文介绍过),我把这个假说牢牢地记在心里。而没过多久,通过对有关介绍动物迁徒、定向本领书籍的查证和借鉴,我倾向了这个假说。前几个月在中信网上刊出的“鸽事探讨 100题(一)中第一道探讨题的内容,所列举的关于猫和骆驼内耳器官的奇特功能,以及对信鸽定向实验的介绍,已经表明了我在这方面的的认知观点。

 光凭感觉认知一个假说还不行,那没有实际意义,你得想法去实践和证实它,那才有希望达到实用的意义。为此,我还做过这方面的试验(见连载三)。


五、书中求解
 文革期间的文化匮乏人所共知,闲得没事干,只好什么书都找来看,例如“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我也看。那时还没有鸽刊杂志(后来才只有个手抄本),图书馆也关了门,只好四处借人家书看。这才叫歪打正着,有些科普书里恰巧就有我所需要的可以用来借鉴的东西,在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所发表的一些文章中的观点,多数是看了各类书籍之后的感识。
 由“十万个为什么”中我知道了鸽子能感觉到纬度的差异。在距巢地100公里处等(相同的)强磁线和同一纬度的地方,建一个与原巢地一模一样的鸽舍,放开鸽子,鸽子感测不出两地间的差异,不往真家的方向飞,会认这个假的鸽舍为巢地而滞留不走。这实际是对现在还争执不休、50年前就已经证明和解释了:信鸽放飞途中,的确会存在有“盲区”陷阱的可能。当然,这个区域得有能形成其“盲区”所具备的纬度和磁场,包括异常磁场地等的条件;也不一定就是现在所争论的 300公里,而可以是地球上几乎随意的地方或距离。
 由此试验,按照排它方式去一个个分析,还可以得出:除了太阳(鸟类、昆虫眼中的纬度仪)和地磁外,地球上存在的能看到或感受到的其他自然信息,不是信鸽赖以导航的主要依据。换句话说,我们不要把信鸽的定向能力看得过于神奇和太复杂化了。
 例如,书中还有一段对企鹅定向能力测试的介绍。企鹅生活的地域离磁极很近,由于磁场太强,依据磁场定向的方法多有不便,故它们是以观测太阳位移来定向的。晴天把企鹅带到远处,它能迅速选择直线回家;阴天则不然,要花相当多的时间、绕行很多路才能返回原地。将鸽子与野生的企鹅相比,定向方式和适应能力有极为相似的地方:即晴天易于定向,阴天要困难的多。
 费这么多时间用在对信鸽定向机制的论证上,似乎与养鸽者所关心的怎样养好鸽子本身关系不大,读者或许有不耐烦和认为没有必要,那就大错特错了。养鸽者的鸽子最终总是要交到协会或比赛举办者那儿再拉出去放飞的,如果负责比赛和主管竞翔的领导对这些知识一窍不通或所知甚少,只会主观地在地图上选条赛线、确定个放飞点,难免会有放得不是地方,丢它个一蹋糊涂的时候。这对会员或参赛者来说,遭受损失是不是太冤枉了?老这样,你有本事养再好的鸽子不也白搭吗?
 我负责过郑州市的竞翔,郑州现在不往北放,原因是郑州以北的地磁异常处太多了。商丘、开封等几市不明或者说也许不认此理,今年放了北线,结果(好象是)开封全程没打下来就收兵,商丘最后一站仅仅只放了一羽(这一点商丘市鸽协做得很坚决:就剩 1羽也跑一趟把它放了)。以此实际放飞效果为例,谁能说这其中的学问不重要,不值得探讨和关注?
 郑州向南有两处不适宜的司放点,一个是长葛至许昌间宽约20公里的弱磁地矿带,另一个是明港以南的“等强磁线带”。许昌距郑州较近问题还不是太大,明港距郑州250至260公里,这可不能小视。我负责的公棚两次预赛,定规程时省鸽协希望我们放足260公里,而我看了空军地图后没敢同意,故选的都是245公里,决不再向前推进 1公里。不为别的,我不愿在往前几公里就是忌讳的“等强磁线带”上试险(普通地图不显示这类性质的标记;即便显示,不明白其对信鸽放飞意味着什么也是枉然)。公棚预赛两次当日近95%的放飞归巢率,多少可以证明科学的选择不无道理,也说明了博学多识的重要性。

 今年秋季,郑州中天公棚改放东线,决赛最多放到 475公里(甚至可以更短一点)而不是连云港市,也是考虑到连云港市周围有一个三角形等强磁线区域,其对该市的信鸽影响力不大(习惯了),却有能力滞留外来放路或过路鸽。


六、触类旁通
  人常会有这种感觉:当对某件事情到了极为投入、专注的程度,“嗅觉”就会变得敏感起来,即使见到或遇到别人认为很平常的现象,也会突发灵感,达到触类旁通的功效。比如,“听心跳辨飞行能力”的鉴鸽方法,就是这样感悟出来的。
有一篇鸽友的文章,提示了赛马中常得冠军的名马心脏较之其他马个儿大的现象,阅之认为颇有道理,受之启发,遂联想将其应用到鉴鸽上面应该可以成功。当然,前题是不能杀了鸽子看心脏的大小,否则不划算;退一步想,即使不易确定心脏的大小,确定心脏功能的强弱也同样有意义。因此,开动脑筋想一想,采用耳朵听辨信鸽心脏声音这种很简单、实用的方法,差不多也是能够推测或确定出信鸽心脏大小或者功能强弱的。
这种用耳朵听辨信鸽心跳鉴别其飞行能力之方法的道理是:
1. 心脏个儿大的,心跳声相对要比个儿小的大;比较鸽子之间心跳声音大小的差异,联系实际飞行适应能力,就能找出规律来。
2. 信鸽做高速飞行运动时,必须加快血液循环,才能满足飞行运动时的供氧量;从这一运动生理功能要求来讲,飞速越快、运动量越大时,心跳频率也应越快才行(除去训练有素,心脏功能特别好可以稍慢些不说,一般的规律是这样)。换句话说,心脏功能不够强劲,跟不上快速飞行运动的频率,飞速就快不起来;不考虑信鸽之间定向方面的差异,只认定飞速决定输赢时,心脏功能强劲的,飞速肯定要高。
3. 人的心跳频率会受心理、情绪的影响而出现波动,鸽子概莫能外。但人的情绪是可以控制的,鸽子不行,一上手就会出现应激反应,因而会立即出现心跳加速现象(一分钟高达几百次),差不多相当于其做飞行运动时的跳动频率)。监听此时被测鸽的心跳状况和心脏承受高速跳动的负荷能力,可以达到鉴别它们之间适合做哪种飞行运动的目的。
经过实际测试、对比后发现,高速鸽和耐力鸽两者之间心跳声音的大小和跳动的频率的确是有差别的。表现为:中短程高速鸽的心跳声大、跳动频率最快;长程耐力鸽的心跳声相对要小和跳动频率也慢。
具体测试、鉴别方法是:
鸽子一上手就立即将其背部贴到耳朵上听(指首位抓鸽人;如果由首位抓鸽人移交过来,间隔的时间应尽可能短一些;靠在耳朵旁时注意要稍贴紧点),心跳声很响、跳动频率很快,并能持续一段时间的是中短程高速鸽;心跳声较细小、跳动频率明显快不起来的是长程鸽,包括长短配的杂合鸽;心跳声不是很响,但跳动频率较快的,是一般速度的中短程鸽。

掌握这种鉴别方法的关键是:心跳声的大与小、快与慢的判别是相对的,只要试听几羽已知的成绩较为突出的短程鸽和长程鸽,比较和记住它们之间心跳规律的差别,再听其他的鸽子时,就能依此规律很容易地划分开来。


七、聋子潜水
在我的记忆中,“聋子为什么不能游泳”一文对我的影响和启发很大。原文大意是:正常人潜入水中后,即使在视觉不起作用的水底,也能凭内耳感受地心引力的刺激,判断出哪儿是水面,哪儿是水底,从而确定浮出水面的方向。而聋子不行,由于聋子的听力已经损坏,联带内耳器官功能性障碍,不能感受地心引力的刺激,潜入水中后,不能正确判断出水面的位置,导致有浮不出水面、发生溺水的危险。
正常人的内耳器官可以感受地心引力的刺激,骆驼的内耳能感知地球各处重力值的差异,猫的内耳有“路途记忆器”之称,鸽子难道就不能?进一步设想:其有可能还是凭此感受地磁的刺激而用于定向导航,这就与前文所提到的用耳朵“听”路联系起来了。最新的科学研究试验也证明,鸽子的内耳的确是其定向器官之一。
鸽子的定向器官算是确定出来了吧,可怎么样才能把它用于鉴别鸽子的优劣上来呢?由于已知鸽子的定向方式可能是多方面的,因此,在做鸽子的定向研究试验时,经常得考虑如何才能做到排它式,即真正做到只试验这一种,其他的影响不存在,否则试验结论不准确。我觉得:将“招飞”工作中测验应试者平衡器官的办法用在鸽子身上,或许还是个办法。
据说,“招飞”测试中有让应试者坐转椅,考察其平衡器官(归内耳功能)反应是否过于灵敏一项。对飞行员的要求来说,平衡器官太灵敏了不行,那不能上天。但就鸽子来讲得反向思维,应该是越灵敏越好;平衡器官灵敏,等于内耳器官功能灵敏,也就意味着能更快更容易地找到回家的方向。由此设想,做一个适合的转笼,将各种各样的鸽子放进去,测试它们的平衡灵敏度,看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会有哪种规律可循。
大约是1969年前后,我开始对能找到的鸽子、甚至几种鸟类进行过平衡器官灵敏度的测试。结论有这么几种:
1、绝大部分的菜鸽、观赏鸽的灵敏度的确不如信鸽。
2、鸟的灵敏度与鸽子有所不同,鸟的反应也迅速,但试验停止后,神态能很快恢复原状,而鸽子往往需要休息一段时间(10-40分钟不等),神态才能恢复如初;这可能与鸽子做了平衡测试后,一般都会向外吐食,嗉囔蠕动,感觉不舒服有一些关系;而一般的鸟们不会吐食,少了这种难受的感觉。
3、在信鸽当中,快速鸽比长程鸽的反应要强,这符合我们通常认为的短程快速鸽定向较长程鸽更为灵敏、快捷的看法。
在做同等飞行能力(短程或者长程)鸽的差别试验上,因器械做得不够精确,或者说是不精致,差异很难区分,不易识别。当时我还没有能力将测试器具做得很精确(我那时才18岁),现在想把测试器具做得精确一些不算难事,但问题是,这东西还是略嫌大了些,携带不方便;再说,鸽主未必愿意让你那么折腾着做测试(他看着会心疼的),远不如我现在使用的测鸽器小巧、方便和快捷。
由给鸽子做平衡试验中,我得到了这么两个启示:
1、短程快速鸽与长程耐力鸽之间在定向能力上存在着灵敏差异。

2、鸽子也会晕车。运鸽车到达司放地后,至少必须休息40分钟以上,路况差的,休息时间更应该加长;休息时间不够,当心上天找不着方向(若干年前,郑州市放东南线500公里的巢湖,大部分路段走的是县级公路,路况极差,驾驶员的头都颠碰到司机室顶部了。那次比赛是同赛距上晴天放飞归巢率最差的一回)。


八、遗传新解
  我在《翱翔》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不多,记得好象只在84或85年上了一篇“连锁.伴性遗传揭开信鸽遗传秘密的钥匙”一文,其中的部分观点,现在仍然可以用来解释当前一些鸽友概念错误或感觉迷茫的问题。
  (一)雌鸽的染色体是zw还是z0
  在学术界,学者们对性染色体的表示方法是有区别的:人类使用xy和xx,禽类使用zz和zw,也有个别使用zz及z0的;使用错误,分析遗传情况的结果和影响也就完全不一样。
  在我撰写《连》文的时候,虽参考了一些相关书籍和请教了一位生物教师,但仍对在鸽子的遗传表示上,是使用zz和zw还是使用zz和z0上斟酌了一番。当时的生物界,虽通常认为w 体是空的,但日本科学家却在高倍电子显微镜下已观察到 w体中多少还有很少一点基因存在。这意味着,定w 体是空的不完全对,但也不算错(毕竟形成这个观点的时代还没有电子显微镜);但是定w 体内有基因存在,这个看法不常用。一是因为这些少量的基因通常多半不起什么作用,二是人们习惯了,象电流的流向一样,实际是负极流向正极,却因为早期“正极流向负极”的错误定论,以后怎么也纠正不过来,就这么错着使用至今是一个道理。
  虽然当时在我的棚里已经发现个别雌鸽w 体上的基因在起作用,但也的确是极个别现象,所以我也认可雌鸽的w 体是空的这一通用的概念,写《连》文时,才不用w 而用0 (即零)表述;只是在实际运用时,时刻留意w 体基因起作用雌鸽出现的概率,当使用zw解释、演绎不通时,改用z0解释和应用。在当今所有信鸽杂志上,使用z0表述雌鸽染色体的,似乎只有我一个,也就那么一回。
  (二)限性遗传现象
  在解释遗传现象时,我赞同使用最土或最通俗的语言,否则,多数鸽友看不懂,也没有耐心看完。信鸽界常见到的“连锁遗传”一词,是指信鸽的能放翔基因随其他表现形状基因一同结伴遗传的现象。比如羽色基因就有随同能放翔基因结伴、连锁遗传的特点,而且还都是在同一条性染色体上,应用雌鸽染色体是zw即空的概念,可以很容易地解释“交叉遗传”现象,但解释不通“限性遗传”现象。不过,如果你知道了雌鸽w 体中实际尚有那么一点可能择机会“复活”起作用的基因时,限性遗传现象就很容易解释得通了。
  举个例子:灰雄配雨点雌,按常规,灰雄性染色体的两条z中所含的羽色基因都是灰,雌鸽性染色体的一条z 中所含的羽色基因是雨点;另一条w 体上是所谓的空壳,不含羽色基因。它们配合所出的后代,父鸽任何一条z(实际是z 体中的羽色基因,下同)与母鸽那条z 结合,都会因为母鸽z 体上的雨点基因显性于父鸽z 体上的灰色基因而获得雨点色。另一方面,当父鸽任何一条z 与母鸽那条空的w 体相遇,就算是轮“空”吧,当然是只表现出父鸽z 体上的灰色基因效应。所以才有了凡出雨点都是雄性、而育出灰鸽都是雌性的交叉遗传形式。可以说,90%以上的雌鸽都遵循这个遗传规律,但问题是,有的鸽友偶尔会发现,在他的棚中,按上述羽色配合方式作鸽,某个雨点雌鸽却会违反常规育出雨点雌来。这一奇怪遗传现象有时会令懂得些遗传知识的鸽友怀疑这羽母鸽是否有过“外遇”?
  答案往往是否定的。我的棚中现在就有一羽淡雨点雌,是由陈伯懿从荷兰进口给我的詹吉(又译名为宋杰士、桑杰士血统鸽,我除了灰鸽不养其他羽色鸽,这是唯一的一羽,自然它有吸引我的东西在里边)。我的种鸽每对都是独居的(每对种鸽拥有约0.8到1.0立方米的空间),100%不会出现串棚、外遇现象。而这羽詹吉雌就能连续育出比它的羽色还重的深雨点雌来(不是对所有的灰雄)。翻阅原始血统书,发现它的祖代中也有这个特点。
从它的外曾祖代杨. 詹吉的代表鸽“黄金配对”(作育出6羽冠军鸽)之一的“好种母”NL77-2619191雌说起,“好种母”就是一个很特殊的雨点色,特殊的原因是“好种母”的父亲H72-403904“灰白翅”号并不是雨点色,母亲却是雨点色(H69-431001 ,7次冠军);我的这羽詹吉雌继承或者说是再现了其外祖父的外祖母在羽色遗传上的奇特功效。
  再如,《科学养鸽》2002年第一期金晓西先生撰写的“鸽子遗传与育种的新思维”一文中,就讲了用浅雨点雄配绛雌作育出一羽小黑雌,外观与其外祖母如出一辙的“偶然”经历;由此金先生开始明白雌鸽的w 体(原文描述为z)并不是象《詹森育种原理》中武高平先生借用“罗杰.富雷卡”的观点,认定雌鸽w体(《詹》文错用的是人的染色体y )完全是空的现实道理,这说明我们的金先生有些大彻大悟了。
  搬出当今的“赛鸽宝典” 《詹森育种原理》,从中也可以找到这类实例。
  如第89页“詹森兄弟育种步骤,代代冠军鸽与金母辈出实例”图谱,看图中基础鸽“灰红眼”B64-6685035老雄与配对母“老白眼姊妹”B62-6130361号,“灰红眼”雄鸽羽色是灰的,“老白眼姊妹”的羽色是浅雨点,而这一配合得到的下代两羽雌鸽“漂亮斑母”和称之谓鸽舍黄金之母的“老育种母”,不是一般常能能得到的灰色,却都是其母亲的羽色雨点色。相信谁也不会小视这两只雨点雌鸽的伟大作用,它们可分别是获得过15次冠军的“威洛”及“019”、“年青麦克斯75”、“漂亮灰母”、“小灰母”等大名鸽的母亲。还有第90页“克拉克詹森系金母育出模式”图谱所示,迪威兄弟黄金母鸽NL84-2111707雨点雌的外祖母B74-6108742的雨点色也是由“修曼-烟囱号”母亲的特殊w 体中获得的。谁又能正确悟得出这种特殊的“羽色”限性遗传方式在伟大的“詹森”家族鸽中所起的真正作用呢?武高平先生在《詹》之巨著全书中没有一丁点儿提示,或许是其持雌鸽w 体为空的理念太深的原故?但也不排除涉及机密不便细说呢?
  使用“常规”的雌鸽w 体为空的概念对这种偶尔发生的“异常”遗传现象根本解释不通,往往还会让人产生对那些前辈大师们所创立的育种理念是否正确怀有偏见。然而,使用雌鸽的w 体不完全是空的理念去解释这些个别现象,就能做到“一通百通”。
  在这方面我是这样理解的:雌鸽的w (或称谓0 )染色体不完全是空的,其中(也许是个别个体)会有少量的基因存在,包括羽色、能放翔等基因在内。绝大部分情况下,或许是由于它们对其他同类型的基因来说,经常是绝对处于隐性状态,并可以多代保留、携带,通常都不参与组合或者是发生作用。一旦条件适合,比如说近血组合或是遇到异血雄性鸽体中的某一条染色体恰巧含有相同以及更弱强度的基因时;再或者说是w 体产生了突变,显性能力得到了加强,w 体中的基因就会产生作用或参与了组合,就会把雌鸽的羽色反应在后代雌身上,才有了小雌羽色随其母遗传的限性遗传结果。当然,这种“异常”遗传方式一般不常见,只在个别固定的鸽体上和适当的组合机会上才出现,往往容易被人忽视。而通常情况下,把w 体还当空的染色体对待、组合或演算遗传效应,仍然会是正确的。只是一旦发现有某羽雌鸽能按这种“异常”遗传方式作育出超“常规”的羽色鸽时,那你可得留意了:借鉴前述《詹》书中的例子,这要么是羽好赛鸽,要么会是一羽超级的育种鸽,前提是在有好的血统支持下。
  我这样认为的理由是:禽类的变性现象时有报导和能够人为实现已是不争的事实。请试想,雌鸽变成雄鸽,或者是本该出成雌鸽的蛋,人为加工后变成了雄鸽,它的那条w 体中如果根本就没有一点遗传基因的话,怎么样才能转换成z ?反过来设想将雄性变成雌性,z 变成w 时z 体中的那些基因又往哪儿搁?如果没有办法将z 体中的所有基因消除而变成空的,z 体怎么样才能变成w 体?所以,我确信雌鸽的w 体中真得会含有部分基因存在。这个理念严格来说不能算是新的,起码80年代或者是自高倍电子显微镜为世不久已经形成了;还有点新意的理由是,鸽刊和鸽书中从未这样正式涉及过。
  前几天,好友刘喜安告诉我:他组合的一对比佛丹的非巧克力色鸽育出了一羽巧克力色的雏鸽,很觉奇怪;我告诉了他是什么道理,并嘱咐他:慕利门的原始巧克力色作种最好,比照外祖母羽色和摸样作出的更珍贵,留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