鹳嘴翡翠

鹳嘴翡翠

英文名:Stork-billed Kingfisher
别    名: 叼鱼郎
  • 纲:鸟纲
  • 目:佛法僧目
  • 科:翠鸟科
  • 属:翡翠属

鹳嘴翡翠简介导读

鹳嘴翡翠
英文名:Stork-billed Kingfisher

纲目科属:
佛法僧目 / Coraciiformes
翠鸟科 / Alcedinidae
翡翠属 / Halcyon Capensis

鹳嘴翡翠 / Stork-billed Kingfisher

描述:体型非常大(35厘米)的蓝背翡翠鸟。特征为硕大的红嘴,头顶、脸侧及颈背灰色/棕色。下体橘黄色偏粉。

虹膜-褐色;嘴-红色;脚-红色。

叫声:亮而尖的wiak?wiak似笑声,告警时作粗嚎。

分布范围:印度、东南亚、菲律宾及马来诸岛。

分布状况:罕见迷鸟,在云南南部西双版纳有记录。

习性:常于大型河流的沿岸。

注:有时将本种放入鹳嘴翡翠属Pelargopsis。

原产地:孟加拉国、文莱达鲁萨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菲律宾、新加坡、斯里兰卡和泰国。 游荡:中国。
鹳嘴翡翠是中型鸟类,嘴形巨大,粗长而尖,形状好像鹳的嘴,呈红色。额部、头顶、枕部为灰褐色,后颈有一个宽阔的赭黄褐色领环。背部为天蓝色,腰部、尾上覆羽和尾羽为蓝色。上背、肩部和翅膀的表面为深铁蓝色,上背微缀绿色。初级飞羽黑色,羽缘的颜色较淡,次级飞羽为暗蓝色。颏部、喉部、胸部、腹部、翅下覆羽和腋羽等整个下体均为赭黄褐色,其中颏部和喉部的颜色较淡。 虹膜褐色,脚红色。嘴红色、侧扁;嘴峰两侧有鼻沟;尾较嘴长;翼形短圆。
鹳嘴翡翠性孤独,多单独活动,平时常常直挺地停息在近水的低枝、芦苇或岩石上,伺水中捕鱼机捕食鱼虾等,和其他翠鸟一样,扎入水中后,还能保持极佳水中捕鱼的视力,因为,它们的眼睛进入水中后,能迅速调整水中因为光线造成的视角反差。所以翠鸟的捕鱼本领几乎是百发百中。 主要以鱼、虾、甲壳类和水生昆虫为食,也吃蜥蜴、鼠类、蛙、蛇、蝗虫和蚂蚱等小型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叫声:亮而尖的“wiak wiak”似笑声,告警时作粗嚎。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