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脚绿鸠

黄脚绿鸠

英文名:Yellow-footed Green-Pigeo
别    名: 绿斑鸠 普通绿鸠
  • 纲:鸟纲
  • 目:鸽形目
  • 科:鸠鸽科
  • 属:绿鸠属

黄脚绿鸠简介导读

黄脚绿鸠
英文名:Yellow-footed Green-Pigeo

纲目科属:
鸽形目 / Columbiformes
鸠鸽科 / Columbidae
绿鸠属 / Treron Phoenicoptera

黄脚绿鸠 / Yellow-footed Green-Pigeo

描述:中等体型(33厘米)的绿鸠。脚黄,特征为上胸的黄橄榄色条带延伸至颈后而与灰色下体及狭窄的灰色后领成反差。尾上偏绿,具宽大的深灰色端斑。

虹膜-外圈粉红,内圈浅蓝;嘴-灰色,蜡膜绿色;脚-黄色。

叫声:一连串圆润悦耳、抑扬顿挫的哨音似橙胸绿鸠,但更响亮而音低。

分布范围: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及印度支那。

分布状况:亚种viridifrons为云南西部及南部(西双版纳)的罕见留鸟。由于栖息生境的丧失及滥猎而数量减少。

习性:栖于半常绿林及次生林,分布至海拔800米。与其他鸽类及犀鸟栖于结实的无花果树。

俗名:绿斑鸠

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泰国、越南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
黄脚绿鸠是中型鸟类,雄鸟的额部、眼先、颏部、喉部以及前颈等均为黄绿色,头、颈的其余部分为灰色,颈背处有一条宽阔的柠檬黄色横带向两侧扩展到整个上胸部,其后紧接着一条淡紫蓝灰色的横带,同样向两侧延伸向下,并且与下胸部和腹部的大块蓝灰色相融为一体。下背到腰部为黄橄榄绿色。尾上覆羽为纯灰色,尾羽的基部为橄榄黄色,先端黑色。翅膀上有两道明显的黄色横斑。翼角还有一个淡紫红色斑,是它独有的特点。下胸部和腹部为淡蓝灰色,与其他绿鸠类明显不同,肛周及覆腿羽为亮黄色而杂有白色。尾下覆羽为暗紫栗色而具白色端斑。 雌鸟和雄鸟的羽色相似,但飞羽较呈褐色,翅膀上的紫红色范围较小。 虹膜的外圈为玫瑰红色,内圈为蓝色。眼周裸露的皮肤为淡绿灰色。嘴的先端为淡灰色,基部为褐灰色。脚黄色,爪灰色,也是它区别于其他绿鸠类的特征之一。 大小量度:体重♂270-295克,♀230-284克;体长♂270-342毫米,♀282-315毫米;嘴峰♂18-22毫米,♀17-22毫米;翅♂180-193毫米,♀178-190毫米;尾♂117-134毫米,♀100-116毫米;跗蹠♂22-26毫米,♀22-25毫米。(注:雄性—♂;雌性—♀)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也集成5-6只的小群,最多时为10余只。清晨和傍晚喜欢站在树顶的枝上,特别是没有树叶的枯枝上鸣叫。大多在树上活动,有时会扳着一个低垂到水面的树枝去饮水。主要以榕树的果实为食,也吃其他植物的果实,有时还吃玉米、谷粒等农作物的种子和树木的嫩芽等,也会到地面上去啄取砂粒和含有盐分的泥土等。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