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脚隼

红脚隼

英文名:Red-footed Falcon
别    名: 白指甲鹞 红腿穴隼 蚂蛰()鹰 青燕子 青鹰 黑花鹞、红腿鹞子
  • 纲:鸟纲
  • 目:鹳形目
  • 科:隼科
  • 属:隼属

红脚隼简介导读

红脚隼
英文名:Red-footed Falcon

纲目科属:
鹳形目 / Ciconiiformes
隼科 / Falconidae
隼属 / Falco Vespertinus

红脚隼 / Red-footed Falcon

描述:体小(30厘米)的灰色隼。臀部棕色。似阿穆尔隼但翼下覆羽及腋羽暗灰而非白色。雌鸟与阿穆尔隼区别甚大,上体偏褐色,头顶棕红,下体具稀疏的黑色纵纹。眼区近黑,颏、眼下斑块及领环偏白。两翼及尾灰色,尾下具横斑。翼下覆羽褐色。幼鸟下体偏白而具粗大纵纹,翼下黑色横斑均匀,眼下的黑色条纹似燕隼。

虹膜-褐色;嘴-灰色,蜡膜橙红;脚-橙红。

叫声:高音的叫声ki-ki-ki;也有尖厉的keewi-keewi声。

分布范围:东欧至西伯利亚西部。

分布状况:在中国罕见。繁殖在新疆西北部乌伦河谷。

习性:同阿穆尔隼。常结群营巢。停于空中振翼。黄昏后有时结群捕食昆虫似燕鸻。

俗名:白指甲鹞 红腿穴隼 蚂蛰()鹰 青燕子 青鹰

分布于安哥拉、孟加拉共和国、不丹、博茨瓦纳、布隆迪、中国、埃塞俄比亚、印度、肯尼亚、朝鲜、韩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莱索托、马拉维、马尔代夫、蒙古、莫桑比克、缅甸、纳米比亚、尼泊尔、阿曼、巴基斯坦、卡塔尔、俄罗斯、卢旺达、索马里、南非、斯威士兰、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泰国、越南、也门、赞比亚、津巴布韦。 旅鸟:刚果民主共和国、香港、意大利、日本、北马里亚纳群岛、圣海伦娜,提升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沙特阿拉伯、塞舌尔、斯里兰卡、乌干达、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在中国几乎遍及全国各地, 其中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甘肃、宁夏、陕西、四川等地为夏候鸟,上海、浙江、贵州为旅鸟,云南为冬候鸟。
体长26-30厘米,体重124-190克。雄鸟、雌鸟及幼鸟体色有差异。雄鸟上体大都为石板黑色;颏、喉、颈、侧、胸、腹部淡石板灰色,胸具橇细的黑褐色羽干纹;肛周、尾下覆羽、覆腿羽棕红色。雌鸟上体大致为石板灰色,具黑褐色羽干纹,下背、肩具黑褐色横斑;颏、喉、颈侧乳白色,其余下体淡黄白色或棕白色,胸部具黑褐色纵纹,腹中部具点状或矢状斑,腹两侧和两胁具黑色横斑。幼鸟和雌鸟相似,但上体较褐,具宽的淡棕褐色端缘和显著的黑褐色横斑;初级和闪级飞羽黑褐色,具沾棕的白色缘,下体棕白色,胸和腹纵纹茂为明显;肛周、尾下覆羽、覆腿羽淡皮黄色。虹膜暗褐;嘴黄,先端石板灰;跗和趾橙黄色,爪淡白黄色。 虹膜-褐色;嘴-灰色,蜡膜橙红;脚-橙红。 叫声:高音的叫声ki-ki-ki;也有尖厉的keewi-keewi声。
多白天单独活动,飞翔时两翅快速煽动,间或进行一阵滑翔,也能通过两翅的快速煽动在空中作短暂的停留。主要以蝗虫、蚱蜢、蝼蛄、螽斯、金龟子、蟋蟀、叩头虫等昆虫为食,有时也捕食小型鸟类、蜥蜴、石龙子、蛙、鼠类等小型脊椎动物,其中害虫占其食物的90%以上,在消灭害虫方面功绩卓著。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