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鳽

黑鳽

英文名:Black Bittern
别    名: 黑鳽、乌鹭、黑长脚鹭鸶、黄颈黑鹭
  • 纲:鸟纲
  • 目:鹳形目
  • 科:鹭科
  • 属:黑鳽属

黑鳽简介导读

黑鳽
英文名:Black Bittern

纲目科属:
鹳形目 / Ciconiiformes
鹭科 / Ardeidae
黑鳽属 / Dupetor Flavicollis

黑鳽 / Black Bittern

描述:中等体型(54厘米)的近黑色鳽。成年雄鸟:通体青灰色(野外看似黑色),颈侧黄色,喉具黑色及黄色纵纹。雌鸟:褐色较浓,下体白色较多。亚成鸟:顶冠黑色,背及两翼羽尖黄褐色或褐色鳞状纹。嘴长而形如匕首,使其有别于色彩相似的其他鳽。

虹膜-红色或褐色;嘴-黄褐色;脚-黑褐色而有变化。

叫声:飞行时发出响亮粗哑的呱呱叫声,于繁殖期发出深沉的鼓样叫声。

分布范围:印度、中国南方、东南亚、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至大洋洲。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为不常见的夏季繁殖鸟,见于长江中下游、东南部及华南沿海地区、西江流域、海南岛。亚种major罕见于台湾。

习性:性羞怯。白天喜在森林及植物茂密缠结的沼泽地,夜晚飞至其他地点进食。营巢于水上方或沼泽上方的密林植被中。

原地地:澳大利亚、孟加拉国、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马尔代夫、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新加坡、所罗门群岛、斯里兰卡、泰国、东帝汶和越南。 游荡:圣诞岛、关岛和韩国。
黑鳽雄鸟从头到尾包括两翅在内的整个上体呈辉亮的石板黑色,头和后颈缀有蓝色,颏白色,颈两侧橙黄色,喉淡皮黄色,具栗色和黑色斑点,前颈和上胸为淡皮黄白色,具黑色和棕色斑点形成的条纹向下延伸到上胸,并与喉部栗色与黑色斑点形成的条纹连接成一长形纵纹,胸褐色,羽缘黄白色。下体余部黑褐色,腹部中央羽端具黄白色羽缘。 雌鸟上体羽色暗褐色无光泽,头两边、眼下栗色,颏、喉和前颈白色且具棕色或黑褐色羽端斑腹面余部淡褐色而具黄白色羽缘。 幼鸟似雄鸟,但上体羽毛具皮黄色羽缘,下体暗褐色。 虹膜红色或橙黄色,嘴黑褐色,下嘴角黄色,嘴基和脸部裸露皮肤绿色,跗蹠暗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260-340克,♀200-360克;体长♂490-590毫米,♀520-575毫米;嘴峰♂74-79毫米,♀77-83毫米;翅♂208-225毫米;尾♂58-84毫米,♀65-70毫米;跗蹠♂65-70毫米,♀65-72毫米。
春季于4月末5月初迁来中国繁殖,秋季于9月末10月初离开,最晚于10月末迁走。常单个或成对在开阔的多植物的水域地方活动,有时也进到村屯附近的竹林和小树林。夜出性。主要在黄昏和夜间活动,但有时白天也活动。活动时沉默无声,但繁殖期间也发出高而粗犷的鸣叫。性较胆怯而好奇,常一动不动的站在地上,头颈垂直向上伸直并注视四周。 常单独在黄昏和夜间在溪边、水田、湖岸和芦苇沼泽地上觅食。有时白天也在芦苇丛或水边低矮灌丛和小树林内觅食。以小鱼、泥鳅、虾和水生昆虫为食。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