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嘴白鹭

黄嘴白鹭

英文名:Chinese Egret
别    名: 白老等 唐白鹭 希日赫肖图-查干
  • 纲:鸟纲
  • 目:鹳形目
  • 科:鹭科
  • 属:白鹭属

黄嘴白鹭简介导读

黄嘴白鹭
英文名:Chinese Egret

纲目科属:
鹳形目 / Ciconiiformes
鹭科 / Ardeidae
白鹭属 / Egretta Eulophotes

黄嘴白鹭 / Chinese Egret

描述:中等体型(68厘米)的白色鹭。腿偏绿色,嘴黑而下颚基部黄色。冬季与白鹭区别在体型略大,腿色不同;与岩鹭的浅色型的区别在腿较长,嘴色较暗。成繁殖羽时嘴黄色,腿黑色。繁殖期脸部裸露皮肤蓝色。

虹膜-黄褐;嘴-黑色,下基部黄色;脚-黄绿至蓝绿色。

叫声:通常无声。受惊时发出低音的呱呱叫声。

分布范围:全球性濒危(Collar et al., 1994)。繁殖于北朝鲜西部沿海岛屿及中国东部岛屿。越冬主要在菲律宾,极少至婆罗洲及马来半岛。

分布状况:过去分布广泛,现已稀少,繁殖于辽东半岛、山东及江苏的沿海岛屿。过去曾有记录在海南岛繁殖,在香港的繁殖于1980年已停止。数量下降的原因是上世纪末期人们采集其丝状羽,但至今种群数量尚未完全恢复。有记录迷鸟见于东部沿海远及河北和辽宁。迁徙时见于西沙群岛。

习性:似白鹭,不停地在浅水中追逐猎物。

俗名:白老等 唐白鹭 希日赫肖图-查干

分布状况:过去分布广泛,现已稀少,繁殖于辽东半岛、山东及江苏的沿海岛屿。过去曾有记录在海南岛繁殖,在香港的繁殖于1980年已停止。数量下降的原因是上世纪末期人们采集其丝状羽,但至今种群数量尚未完全恢复。有记录迷鸟见于东部沿海远及河北和辽宁。迁徙时见于西沙群岛。 分布范围:全球性濒危。繁殖于北朝鲜西部沿海岛屿及中国东部、辽东半岛部分岛屿。越冬主要在菲律宾,极少至婆罗洲及马来半岛。 中国分布:于东北南部旅顺、鸭绿江,山东、江苏、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均为旅鸟或偶见种类。在辽宁东沟、金县、大连、旅顺(蛇岛、海猫岛)、长海县(广鹿岛),河南信阳、大别山北坡和淅川丹江口水库,江苏连云港和苏州以及广西北部湾北部沿海地区,为夏候鸟;浙江温岭、瑞安、文成、洞头、乐清,内蒙古赤峰为旅鸟。 主要分布省份: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广东、广西、海南、台湾、香港 分布在以下保护区:升金湖、内伶仃岛--福田、东寨港红树林、董寨鸟类、鸡公山、兴凯湖、万江河大鲵、东洞庭湖、莫莫格、盐城国家级珍禽、蛇岛--老铁山、双台河口、达里诺尔鸟类、荣成天鹅湖、芦芽山、灵空山、历山、泸沽湖(云南)、衡水湖湿地和鸟类、南靖南亚热带雨林 分布在以下山脉湖泊:长白山、大别山、五指山、石臼湖 国外分布:于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缅甸、泰国,主要越冬地在菲律宾巴拉望、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和印度尼西亚的占碑及南苏门答腊。
黄嘴白鹭是中型涉禽。体长46-65厘米,体重320-650克。身体纤瘦而修长,嘴、颈、脚均很长。体羽白色,雌雄羽色相似。虹膜淡黄色,腿黑色。幼鸟无细长的饰羽,嘴呈褐色但基部黄色,腿和眼线皮肤呈黄绿色。繁殖季节有细长的饰羽:后头的冠羽长而密,肩羽延伸至尾部但末端平直,下颈饰羽呈长尖形,覆盖胸部;嘴黄色,腿黄色,繁殖脸部裸露皮肤蓝色,虹膜黄褐色,嘴黑色,下基部黄色,脚黄绿至蓝绿色。 黄嘴白鹭又名白老、唐白鹭,是中型涉禽,喜食小鱼和贝虾,主要繁殖在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朝鲜、韩国和我国东部沿海,平时栖息在海岸峭壁和潮间带,并有着与其它鹭鸟混群共域繁殖的习性,每年4月、11月,它要进行春秋两季迁徙。
有结群营巢、修建旧巢和与池鹭、夜鹭、牛背鹭混群共域繁殖的习性。4月下旬可飞到繁殖地,5月产卵,每窝2-5枚,孵化期24-26天,育雏期35-40天,10月南迁越冬。每年4月和11月进行春秋两季的迁徙活动。主要以各种小型鱼类为食,也吃虾、蟹、蝌蚪和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通常漫步在河边、盐田或水田地中边走边啄食,它的长嘴、长颈和长腿对于捕食水中的动物显得非常方便。捕食的时候,它轻轻地涉水漫步向前,眼睛一刻不停地望着水里活动的小动物,然后突然地用长嘴向水中猛地一啄,将食物准确地啄到嘴里。有时也常伫立于水边,伺机捕食过往的鱼类。 叫声:通常无声,受惊时发出低音的呱呱叫声。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