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鳽

海南鳽

英文名:White-eared Night Heron
别    名: 海南夜鳽、海南虎斑鳽、白耳夜鹭
  • 纲:鸟纲
  • 目:鹳形目
  • 科:鹭科
  • 属:鳽属

海南鳽简介导读

海南鳽
英文名:White-eared Night Heron

纲目科属:
鹳形目 / Ciconiiformes
鹭科 / Ardeidae
鳽属 / Gorsachius Magnificus

海南鳽 / White-eared Night Heron

描述:中等体型(58厘米),上体、顶冠、头侧斑纹、冠羽及颈侧线条深褐色。胸具矛尖状皮黄色长羽,羽缘深色;上颈侧橙褐色。翼覆羽具白色点斑,翼灰。成年雄鸟具粗大的白色过眼纹,颈白,胸侧黑色,翼上具棕色肩斑。

虹膜-黄色;嘴-偏黄,嘴端深色;脚-黄绿色。

叫声:尚无记录。

分布范围:中国南方(越南东京的东部有一记录)。

分布状况:列全球性极危物种(Collar et al., 1994)。过去为留鸟,见于安徽、浙江、福建、广西及海南岛。20世纪60年代在海南有两次记录,1990一1992年间在广西三个地点出现,最近在南宁附近发现一小的繁殖群。1998年在广东鸟市有一只;新近报道在车八岭有少量繁殖个体。

习性:栖于林中小溪旁小沼泽地的稠密低矮草丛。被赶时飞至林上层。

俗名:白耳夜鹭

海南鳽是中国特产的鸟类,没有亚种分化。仅见于安徽霍山,广西武鸣、隆安、瑶山、浙江杭州市、临安、天目山,福建西北部邵武、建阳,江西赣州市龙南县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广东英德,广东南雄市主田镇瀑布水库和海南白沙、乐东、琼中、五指山等地。其中在海南为留鸟,其他地方为夏候鸟或旅鸟。
海南鳽体型和大小近似于鹭,是中型涉禽。雌鸟较小,尾羽的数目与鹭类相同,都是12枚。但它的体形肥胖而粗短,颈部和腿也比较脚亦短,外形和典型的鹭类明显不同,眼先和胫下部裸露.站立和飞行时也将颈部收缩,但没有鹭类明显,黑色的嘴较为粗短,嘴的基部和眼先为绿色。前额、头顶、头侧、枕部和长长的冠羽均为黑色,眼后有一条白色条纹向后延伸至耳羽上方的羽冠处,白纹下面的耳羽为黑色,眼下有一个白斑。 上体的羽毛为暗褐色,飞羽呈石板灰色,并具有绿色的金属光泽,翅膀上的覆羽为暗褐色,具有少许白色的斑点。颏部、喉部和前颈为白色,中央有一条黑线直通到下喉部,颈部的两侧具有棕红色的斑纹,前颈下部中央为暗红褐色,两边为黑色,其余下体均为白色,胸部及体侧杂有灰粟色的斑纹。腋部的羽毛为葡萄褐色,还具有白色的中央纹。虹膜为黄色,脚为绿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540-605克;嘴峰♂62-65毫米,♀58-64毫米;翅♂288-302毫米,♀302-308毫米;尾♂107-121毫米,♀120-125毫米;跗蹠♂73-76毫米,♀73-75毫米。
海南鳽部分留鸟,部分候鸟。它们一般白天隐藏,晚上出来活动,尤以晨昏活动最为频繁,但繁殖育雏期间,有时白天也出来活动觅食。 食性以小鱼、蛙和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主。在滩地上和浅水区觅食鱼虾、小螺和昆虫等,在林中树上营巢。 海南鳽是夜行性鸟类,白天隐于密林中,夜晚活动,主要捕食溪流或水库中的小鱼。一般在天黑前后(19:15-19:35)飞出去觅食,早晨天刚亮时(4:50-5:15)回树上休息,除了育雏期,一般中途不回来,而是整夜在外觅食。出去觅食和回巢时间受天气和人为干扰影响较大,有1-2小时的差别。至于觅食地点,据广东始兴车八岭国家级保护区技术人员观察,是在水质清澈、流速缓慢且水深20-50厘米的河流浅滩中,也会在农田旷野或水塘觅食。在青嶂山保护区,它主要在瀑布水库周边几大片被淹废弃的农田中觅食,有时也会飞离保护区到距巢3公里以外的农田、水塘等区域觅食。 跟普通夜鹭不同,海南鳽有些非常特殊的生活习性:一是不喜群居。大部分观察到的海南鳽,都是一只飞过,还未见过两只一起出外觅食的现象。同一晚有时雌、雄鸟都会外出觅食,但不会同时出去和回巢,有3-5分钟的时间差。二是不喜鸣叫。不论在栖息地或筑巢地都极难听到海南鳽的鸣叫。它就像幽灵一样,毫无声息地飞来飞去,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雏鸟也只在孵化出壳后二十多天时在亲鸟喂食时会大声吵闹,生长后期,乞食声也变得越来越低沉、轻微,只在近巢树下才听得到。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