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苇鳽

栗苇鳽

英文名:Cinnamon Bittern
别    名: 葭鳽、小水骆驼、 独春鸟、粟小鹭、红小水骆驼、黄鹤、红鹭鸶
  • 纲:鸟纲
  • 目:鹳形目
  • 科:鹭科
  • 属:苇鳽属

栗苇鳽简介导读

栗苇鳽
英文名:Cinnamon Bittern

纲目科属:
鹳形目 / Ciconiiformes
鹭科 / Ardeidae
苇鳽属 / Ixobrychus Cinnamomeus

栗苇鳽 / Cinnamon Bittern

描述:体型略小(41厘米)的橙褐色苇鳽。成年雄鸟:上体栗色,下体黄褐,喉及胸具由黑色纵纹而成的中线,两胁具黑色纵纹,颈侧具偏白色纵纹。雌鸟:色暗,褐色较浓。亚成鸟:下体具纵纹及横斑,上体具点斑。

虹膜-黄色;嘴基部裸露皮肤-橘黄色;嘴-黄色;脚-绿色。

叫声:受惊起飞时发出呱呱叫声,求偶叫为低声的kokokokoko或geg-geg。

分布范围:印度、中国、东南亚、苏拉威西岛及马来诸岛。

分布状况:常见的低地留鸟,分布于辽宁至华中、华东、西南、海南岛及台湾的淡水沼泽和稻田。越冬在热带区域。

习性:性羞怯孤僻,白天栖于稻田或草地,夜晚较活跃。受惊时一跳而起,飞行低,振翼缓慢有力。营巢在芦苇或深草中。

俗名:黄鹤

分布于孟加拉国、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朝鲜、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马尔代夫、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菲律宾、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东帝汶、越南、印度洋中的马尔代夫群岛、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 旅鸟:阿富汗、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阿曼、塞舌尔、阿拉伯联合大公国。 中国主要分布于辽东半岛、河北、河南、陕西南部、四川西南部、云南东南部和西部和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其中广东、海南岛和台湾为留鸟,其他地区为夏候鸟。
栗苇鳽属小型鹭类,外形和紫背苇鳽相似。雄鸟上体从头到尾全为栗红色,其中头顶和背、肩部较暗,并缀有紫栗色光彩。翅上覆羽和尾羽栗红色较淡,飞羽较暗。下体、两颊、颏、喉、前颈和颈侧皮黄白色,颏、喉和前颈中央有一道由棕黄与黑色斑点相杂构成的纵纹。胸和腹棕黄色,微杂以黑褐色纵纹,胸侧杂有黑白两色斑点,肛周和尾下覆羽棕白色。雌鸟头顶暗栗红色,肩背部栗红色,缀有细小白色斑点,下体棕黄色,从颈至胸有数条黑褐色纵纹。幼鸟似雌鸟,但上体有更多的斑点和斑纹,更富于褐色而少栗色,下体亦有更为显著的暗褐色条纹。虹膜黄色或橙黄色,眼先裸出部黄绿色,嘴黄褐色,嘴峰黑褐色,脚黄绿色。 大小量度:体重♂125-170g,♀125-140g;体长♂318-372mm,♀337-371mm;嘴峰♂43-50mm,♀46-49mm;翅♂141-152mm,♀136-144mm;尾♂38-48mm,♀42-44mm;跗蹠♂46-52mm,♀47-49mm。
栗苇鳽除在中国广东、台湾和海南岛为留鸟不迁徙外,在中国其他地区繁殖的种群均为夏候鸟。每年春、秋两季均要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来回迁徙。迁离和到达时间随南北所处位置不同而异。在东北和华北地区,春季4月末5月初迁来,秋季10月初至10月中下旬迁走。 夜行性,多在晨昏和夜间活动,白天也常活动和觅食,但在隐蔽阴暗的地方。性胆小而机警,通常很少飞行.多在芦苇丛中通过,或在芦苇上行走。栖息于水域附近沼泽草丛、芦苇丛中,白天隐藏于蒲草苇丛中,黄昏或晚间活动。 栗苇鳽的食物主要为小鱼、黄鳝、蛙、小螃蟹、水蜘蛛以及蝼蛄、龙虱幼虫和叶甲等昆虫。有时也吃少量植物性物质。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