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肩雕

白肩雕

英文名:Imperial Eagle
别    名: 御雕 御雕
  • 纲:鸟纲
  • 目:鹳形目
  • 科:鹰科
  • 属:雕属

白肩雕简介导读

白肩雕
英文名:Imperial Eagle

纲目科属:
鹳形目 / Ciconiiformes
鹰科 / Accipitridae
雕属 / Aquila Heliaca

白肩雕 / Imperial Eagle

描述:体大(75厘米)的深褐色雕雕。头顶及颈背皮黄色,上背两侧羽尖白色。尾基部具黑及灰色横斑,与其余的深褐色体羽成对比。飞行时以身体及翼下覆羽全黑色为特征性。滑翔时翼弯曲。幼鸟皮黄色,体羽及覆羽具深色纵纹。飞行时翼上有狭窄的白色后缘,尾、飞羽均色深,仅初级飞羽楔形尖端色浅。下背及腰具大片乳白色斑。飞行时从上边看覆羽有两道浅色横纹。

虹膜-浅褐;嘴-灰色,蜡膜黄色;脚-黄色。

叫声:快速的吠声owk, owk, owk。

分布范围:古北界、印度西北部(过去为繁殖鸟,现为冬候鸟)及中国。

分布状况: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不常见的季候鸟,种群数量仍在下降且已濒危。指名亚种繁殖于新疆西北部的天山地区。有时迁徙时见于东北部沿海省份,越冬于青海湖的周围、云南西北部、甘肃、陕西、长江中游及福建和广东。每年有少量至香港。

习性:栖于开阔原野。显得沉重懒散,在树桩上或柱子上一呆数小时。从其他猛禽处抢劫食物。飞行缓慢似鹫。

俗名:御雕 御雕

世界 原产地:阿富汗、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孟加拉国、不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柬埔寨、中国、克罗地亚、捷克、吉布提、埃及、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格鲁吉亚、希腊、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以色列、日本、约旦、哈萨克斯坦、肯尼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黎巴嫩、马其顿、摩尔多瓦、蒙古、黑山、缅甸、尼泊尔、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国家、卡塔尔、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沙特阿拉伯、塞尔维亚、斯洛伐克、苏丹、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泰国、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乌兹别克斯坦、越南和也门。 游荡:白俄罗斯、喀麦隆、塞浦路斯、丹麦、芬兰、法国、德国、意大利、利比亚、立陶宛、马来西亚、摩洛哥、波兰、新加坡、斯洛文尼亚、瑞典和多哥。 中国 分布于新疆天山,甘肃兰州、武威、张掖、酒泉、文县、甘南、河西、阿克塞、碌曲、玛曲,青海青海湖,陕西,辽宁旅顺,福建,广东,宁夏。
白肩雕前额至头顶黑褐色,头顶后部、枕、后颈和头侧棕褐色,后颈缀细的黑褐色羽干纹。上体至背、腰和尾上覆羽均为黑褐色,微缀紫色光泽,长形肩羽纯白色,形成显著的白色肩斑;尾羽灰褐色,具不规则的黑褐色横斑和斑纹,并具宽阔的黑色端斑。翅上覆羽黑褐色,初级飞羽亦为黑褐色,内翈基部杂有白斑,次级飞羽暗褐色,内翈杂有淡黄白色斑。下体自颏、喉、胸、腹、两胁和覆腿羽黑褐色,尾下覆羽淡黄褐色,微缀暗褐色纵纹,翅下覆羽和腋羽亦为黑褐色,跗蹠被羽。 幼鸟头、后颈和上背土褐色,具细的棕白色羽干纹,下背至尾上覆羽淡棕皮黄色,具宽的褐色羽缘,尾土灰褐色,具宽阔的皮黄色端斑;飞羽黑褐色,内翈基部具不规则的灰白色横斑,尖端淡黄白色,翅上覆羽暗土褐色,内侧稍淡和具棕白色羽缘,在翅上形成细的淡色横带,飞翔时极明显。下体棕褐色,颏和喉较浅淡;胸、腹和两胁缀以棕色纵纹,下腹和尾下覆羽淡棕色,翅下覆羽和腋羽棕色,具褐色羽缘。 虹膜红褐色,幼鸟为暗褐色,嘴黑褐色,嘴基铅蓝灰色,蜡膜和趾黄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1125克,♂2900-4000克;体长♂730-830毫米,♀787-835毫米;嘴峰♂41-45毫米,♀43-46毫米;翅♂560-600毫米,♀614-622毫米;尾♂253-285毫米,♀295-342毫米;跗蹠♂89-95毫米,♀93-106毫米。
白肩雕在中国是候鸟,在新疆为夏候鸟,在其他地区系冬候鸟和旅鸟。迁来和离开中国的时间因地区而不同,在北京见于9月初和11月,辽宁见于10月、11月和5月。 常单独活动。或翱翔于空中,或长时间的停息于空旷地区的孤立树上或岩石和地面上。 主要以啮齿类、野兔、雉鸡、石鸡、鹌鹑、野鸭、斑鸡等小型和中型哺乳动物和鸟类为食,也吃爬行类和动物尸体。觅食活动主要在白天,多在河谷、沼泽、草地和林间空地等开阔地方觅食。觅食方式除站在岩石上、树上或地上等待猎物出现时突袭外,也常在低空和高空飞翔巡猎。 快速的吠声owk, owk, owk。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