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脚银鸥

黄脚银鸥

英文名:Yellow-legged Gull
别    名: 黄腿鸥、里海鸥、黄腿银鸥、蒙古银鸥
  • 纲:鸟纲
  • 目:鹳形目
  • 科:鸥科
  • 属:鸥属

黄脚银鸥简介导读

黄脚银鸥
英文名:Yellow-legged Gull

纲目科属:
鹳形目 / Ciconiiformes
鸥科 / Laridae
鸥属 / Larus Cachinnans

黄脚银鸥 / Yellow-legged Gull

描述:银鸥复合体中体大(60厘米)的鸥。上体浅灰至中灰,腿黄色。冬鸟头及颈背无褐色纵纹。三个亚种细部上有别。亚种cachinnans上体灰色最浅,冬季腿鲜黄至肉色。mongolicus灰色比L. c. cachinnans深,但较L. vegae vegae浅。冬鸟的灰色型与L. vegae birulae大致相同但为白色;三级飞羽及肩羽具白色的宽月牙形斑;翼合拢时通常可见三个大小相同的白色羽尖;飞行时初级飞羽外侧具大翼镜,较越冬的L. vegae birulae或 L. heuglini taimyrensis的翼镜大;腿浅粉红色。越冬的亚种barbensis 色深而体型略小,三级飞羽及肩羽的月牙形斑较窄,外侧两枚初级飞羽具翼镜;腿从粉红至黯淡黄色,但通常为亮丽橙黄色;眼深黄色;看似嘴小而头圆,嘴上有时略具黑色带。

虹膜-黄色;嘴-黄色,上具红点;脚-粉红至黄色。

叫声:似银鸥。

分布范围:繁殖从黑海至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南部、中国西北部及蒙古至中国东北。冬季南移至以色列、波斯湾、印度洋及东亚国家。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繁殖于新疆西部的天山及喀什。越冬在印度洋。亚种mongolicus 繁殖于内蒙古东部呼伦池,冬季经中国至印度洋越冬,极少数见于中国南方沿海。少量在香港越冬的鸟为哈萨克斯坦北部繁殖的亚种barbensis。

习性:同银鸥。

注:以往作为银鸥L. argentatus的亚种(参见郑作新,1987,1994)。有著者还将这种再作细分(参见Johansen,1960)。

地理分布 黄脚银鸥分布于东欧、中东、西北非洲和中亚。分布于黑海和里海的大部分地区。繁殖季节会在哈萨克斯坦东部以及中亚草原出现。冬季会在西南亚海岸、非洲东北海岸和阿拉伯半岛周围的印度西北部出现。 具体国家 长期生活:阿尔巴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保加利亚、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以色列、约旦、科威特、阿曼、巴勒斯坦国、罗马尼亚、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另外还有巴林、马尔代夫、尼泊尔、斯里兰卡为可能存在。 育雏繁殖地:亚美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欧洲部分)、乌兹别克斯坦。 非育雏繁殖地:中国、吉布提、埃及、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印度、黎巴嫩、巴基斯坦、卡塔尔、沙特阿拉伯、索马里、也门。 迁徙途径地区:阿富汗。
黄脚银鸥为大型鸥类,全长57-64厘米,翼展可达140-155厘米,体重可达800-1500克。雌雄同色。上体浅灰至中灰色,冬季头及颈背无褐色纵纹,三级飞羽及肩羽具白色的月牙形扇,翼合拢时通常可见白色羽尖,飞行时初级飞羽外侧具大翼镜。眼深黄色,虹膜黄色。喙小而头圆,呈黄色,下喙端具标志性红点,有时略具黑色带。腿黄色或橙黄色,有时带粉色。 第一年冬幼鸟呈灰白色,且遍体布满深色斑;第二年开始呈现向成鸟过渡的羽色。
迁徙:黄脚银鸥在黑海和里海附近的一些种群可能是不迁徙的,其他地方的种群可能都会迁移(1996年)。在越冬地区的繁殖活动(包括育雏)发生在7-11月,返回原栖息地的迁移发生在2月中旬至6月中旬(2003年)。 食性:黄脚银鸥的食物包括鱼类、无脊椎动物(包括昆虫、软体动物)、爬行动物、小型哺乳动物(例如田鼠、地松鼠)、动物内脏、鸟蛋和雏鸟。有时也会在垃圾中寻找食物。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