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兀鹫

高山兀鹫

英文名:Himalayan Griffon
别    名: 坐山雕 喜玛拉雅秃鹫 黄秃鹫
  • 纲:鸟纲
  • 目:鹳形目
  • 科:鹰科
  • 属:兀鹫属

高山兀鹫简介导读

高山兀鹫
英文名:Himalayan Griffon

纲目科属:
鹳形目 / Ciconiiformes
鹰科 / Accipitridae
兀鹫属 / Gyps Himalayensis

高山兀鹫 / Himalayan Griffon

描述:体大(120厘米)的浅土黄色鹫。下体具白色纵纹,头及颈略被白色绒羽,具皮黄色的松软领羽。初级飞羽黑色。亚成鸟深褐色,羽轴色浅成细纹。飞行显得甚缓慢。翼尖而长,略向上扬。与兀鹫的区别在尾较短,成鸟色彩一般较浅,下体纵纹较少,幼鸟色彩深沉。

虹膜-橘黄;嘴-灰色;脚-灰色。

叫声:偶尔发出咕嗒咕嗒的叫声及哨音。

分布范围:中亚至喜马拉雅山脉。

分布状况:喜马拉雅山脉部分地区、青藏高原、中国西部及中部高海拔栖息环境下的常见食腐肉的鸟。

习性:通常于高空翱翔,有时结小群活动,或停栖于多岩峭壁。

俗名:坐山雕

世界 分布于阿富汗、不丹、中国、印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马来西亚、蒙古、尼泊尔、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泰国和乌兹别克斯坦。旅鸟:新加坡。 中国 省份: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新疆、内蒙古、宁夏。 保护区:雪岭云杉、托木尔峰、六盘山(宁夏)、卧龙、天池(新疆)、阿尔金山、高黎贡山。 山脉湖泊:阿尔金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西段、怒山、天山、准噶尔盆地、阿尔泰山山地、帕米尔高原、青海湖、北部天山山地、伊犁谷地、尤尔都斯盆地、南部天山山地,东部天山山地,东疆戈壁丘陵,东昆仑阿尔金山山地,巴音布鲁克,托木尔峰南坡(琼台兰河),那拉提,天山山脉,乌鲁克恰提,红其拉莆,民丰,口门子。 2022年2月14日消息,在云南龙陵县首次拍摄到高山兀鹫
高山兀鹫属大型猛禽。头和颈上部被有淡黄色针毛,到下颈羽毛逐渐变白和变成绒羽,颈基部有长而呈披针形的簇羽形成领翎围绕在颈部,淡皮黄色或黄褐色,具有中央白色羽轴纹。背和翅上覆羽淡黄褐色,羽毛中央较褐,形成一些不规则的褐斑,外侧大覆羽、飞羽和尾羽暗褐色,内侧次级飞羽具淡色尖端。上胸淡褐色,其余下体淡皮黄褐色,肛区和尾下覆羽近白色,具不清晰的羽轴纹。幼鸟头部褐色,绒羽较成鸟多。上体暗褐色,背、肩和翅上覆羽具粗著的黄白色纵纹,初级飞羽和尾羽黑褐色。下体暗褐色,具淡色羽轴纹。 虹膜暗黄色、乳黄色或淡褐色,嘴角绿色或暗黄色,蜡膜淡褐色或绿褐色,趾绿灰色或白色。 大小量度:体重8000-12000克;体长1200-1499毫米;嘴峰71-81毫米;翅755-805毫米;尾365-402毫米;跗蹠110-126毫米。
高山兀鹫是留鸟。常翱翔于6000米高空、长时间在空中寻找动物尸体或残骸,发现后落地撕食。它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之一,能飞越珠穆朗玛峰,最高飞行高度可达9000米以上。 主要以腐肉和尸体为食,一般不攻击活的动物。视觉极其敏锐,常在高空盘旋寻找地面上的尸体。进食时竞争激烈,有时为了争抢食物而相互攻击。在食物贫乏或极其饥饿的情况下,有时也吃蛙、蜥蜴、鸟类、小型兽类和大的甲虫和蝗虫。 由于较少捕食活的动物,其爪明显退化,但趾下具有发育充分的足垫,利于其在地面上奔跑和跳动。为了从一些大型动物尸体上撕食腐肉或拖出沉重的内脏,高山兀鹫的喙进化得异常强大。另外,为适应取食尸体,尤其是将头颈伸入动物体腔取食内脏或腐肉,其头部和颈部的羽毛特化为短短的绒羽,在进食过程中被沾污板结后,通过与土石、草茎、灌木等摩擦恢复蓬松状态,继续发挥有效的保暖作用。颈部的基部生长的一圈较长的羽毛则构成领,象人用餐时使用的的餐巾一样,起到防止弄污身上羽毛的作用。由于体形较大,翅膀大分宽阔,非常适合于在长时间、远距离的翱翔飞行中节省体力,对于寻找难以得到的动物尸体十分有利。争抢食物时,它总是伸直头部,张开翅膀,将肩部的羽毛竖立起来,不停地向前跳动,作恐吓的动作,以驱离其他个体。 高山兀鹫不善鸣叫,叫声为“嘶,嘶”或“哼,哼”的喉音。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