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沙锥

大沙锥

英文名:Swinhoe’s Snipe
别    名: 北鹬 尾翎札 宣厚之鹬
  • 纲:鸟纲
  • 目:鹳形目
  • 科:丘鹬科
  • 属:沙锥属

大沙锥简介导读

大沙锥
英文名:Swinhoe’s Snipe

纲目科属:
鹳形目 / Ciconllformes
丘鹬科 / Scolopacidae
沙锥属 / Gallinago Megala

大沙锥 / Swinhoe\'s Snipe

描述:体型略大(28厘米)而多彩的沙锥。两翼长而尖,头形大而方,嘴长。野外易与针尾沙锥混淆,但大沙锥尾较长,腿较粗而多黄色,飞行时脚伸出较少。与扇尾沙锥区别在尾端两侧白色较多,飞行时尾长于脚,翼下缺少白色宽横纹,飞行时翼上无白色后缘。与澳南沙锥较难区别,但大沙锥初级飞羽长过三级飞羽。春季时胸及颈较暗淡。

虹膜-褐色;嘴-褐色;脚-橄榄灰。

叫声:粗哑喘息的大叫声,似扇尾沙锥但音较高而不清晰。通常只叫一声。

分布范围:繁殖于东北亚;冬季南迁至婆罗洲北部、印度尼西亚,并远及澳大利亚。

分布状况:迁徙时常见于中国东部及中部,越冬在海南岛、台湾、广东及香港,偶见于河北。

习性:栖居于沼泽及湿润草地、包括稻田。习性同其他沙锥但不喜飞行,起飞及飞行都较缓慢较稳定。

俗名:北鹬 尾翎札 宣厚之鹬

原产地:澳大利亚、文莱、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朝鲜、韩国、马来西亚、缅甸、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俄罗斯联邦(东亚俄罗斯)、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和东帝汶。 游荡:以色列、马尔代夫和尼泊尔。
大沙锥上体黑褐色,杂以棕黄色纵纹和红棕色横斑与斑纹。头顶中尖具苍白色纵纹,从嘴基直达枕部,枕后转为淡红棕色。白色中央冠纹两侧为绒黑色,具细小的淡红棕色斑点。眉纹苍白色,眼先污白色,具两条黑褐色纵纹,一条从嘴基直到眼,另一条在眼下方。眼后缀有红棕色。后颈杂有淡黄棕色和白色。肩、背、三级飞羽、翅上大覆羽和中覆羽具黄棕白色羽缘和红棕色横斑与斜纹。在背形成四道纵形带斑。初级飞羽、次级飞羽和初级覆羽暗灰褐色。初级覆羽和次级飞羽端部微白色。尾羽18至26枚,多为20枚。中央尾羽基部黑褐色,末端栗红色,端缘淡黄白色。其间有一灰褐色横斑,将宽的栗红色近端斑和窄的淡黄白色羽端分隔开。外侧尾羽暗灰褐色,缀白色斑点,内侧具白色斑缘。外侧6对尾羽窄而硬,也较中央尾羽短,其宽度仅2-4毫米。下体近白色。喉、胸和两胁缀土黄白色,喉和上胸缀灰棕色和黑褐色斑,两胁白色,缀黑褐色横斑;颏和腹白色。腋羽和翅下覆羽也为白色,具黑褐色横斑。 幼鸟和成鸟相似,但翅上覆羽和三级飞羽具皮黄白色羽缘。 大小量度为:体重♂136-164克,♀112-124克;体长♂263-290毫米,♀260-288毫米;嘴峰♂60-69毫米,♀62-72毫米;翅♂130-144毫米,♀133-141毫米;尾♂50-65毫米,♀51-61毫米;跗跖♂31-34毫米,♀31-34毫米。
常单独、成对或成小群活动。活动主要在晚上、黎明和黄昏,白天多匿藏在草丛和芦苇丛中,直到危险临近时才突然冲出和飞起。飞行快而敏捷,通常呈直线飞行,很少在飞行中疾速转弯。 主要以昆虫、昆虫幼虫、环节动物、蚯蚓、甲壳类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常在黄昏和晚上觅食。觅食时常将细长而易弯曲的长嘴插入泥地中搜觅食物。有时也直接在地面啄食。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