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鹫

兀鹫

英文名:Eurasian Griffon
别    名:
  • 纲:鸟纲
  • 目:鹳形目
  • 科:鹰科
  • 属:兀鹫属

兀鹫简介导读

兀鹫
英文名:Eurasian Griffon

纲目科属:
鹳形目 / Ciconiiformes
鹰科 / Accipitridae
兀鹫属 / Gyps Fulvus

兀鹫 / Eurasian Griffon

描述:体大(100厘米)的褐色鹫。 颈基部具松软的近白色翎颌,头及颈黄白。亚成鸟具褐色翎颌。甚似高山兀鹫,区别在于飞行时上体黄褐而非浅土黄色,胸部浅色羽轴纹较细。与秃鹫的区别在下体浅色,且尾呈平形或圆形而非楔形。

虹膜-褐色;嘴-角质色,具黑色蜡膜;脚-暗淡绿黄色。

叫声:粗哑刺耳尖叫。

分布范围:南欧、北非、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喜马拉雅山脉及印度北部。

分布状况:偶至印度东北部高至海拔3000米处。在中国尚无记录,但在有争议的地区(Arunachal Pradesh)有分布记录,有可能见于西藏东南部。

习性:大型鹫类,栖于开阔多岩的高山.

留鸟:阿富汗、阿尔及利亚、阿塞拜疆、不丹、保加利亚、中国、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埃及、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法国、希腊、伊朗、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约旦、黎巴嫩、马里、毛里塔尼亚、蒙古、摩洛哥、北马其顿、阿曼、葡萄牙、俄罗斯(东亚区、中亚区)、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斯洛文尼亚、西班牙、叙利亚、突尼斯、土耳其、乌克兰和也门。 繁殖地:阿尔巴尼亚、亚美尼亚、波黑、格鲁吉亚、印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黑山、尼泊尔、巴基斯坦、巴勒斯坦、俄罗斯(欧洲区)、塞尔维亚、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非繁殖地:奥地利、科威特和苏丹。 旅鸟:直布罗陀。 灭绝:罗马尼亚。 游荡(非繁殖地):阿联酋。 游荡(季节性不确定):白俄罗斯。 游荡:孟加拉国、比利时、丹麦、吉布提、爱沙尼亚、芬兰、德国、匈牙利、爱尔兰、肯尼亚、拉脱维亚、利比亚、马耳他、荷兰、尼日尔、波兰、斯洛伐克、瑞士、多哥和西撒哈拉。
兀鹫是大型猛禽。体长95-105厘米,身高110厘米,尾长24-29 厘米,翼展240-280厘米,体重8-11千克。是一种大型的褐色鹫。长着一条又窄又长的脖子,头和颈部羽毛退化而裸露,颈基部具松软的近白色翎颌,头及颈黄白。身体和上翼羽毛呈淡棕色,与其余翅膀和尾巴上的黑色羽毛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在幼羽中尤为明显,幼羽具有特别苍白的上翼羽毛。飞羽和短而方形的尾羽呈深棕黑色。底面覆盖着棕色条纹。 虹膜褐色;嘴角质色,具黑色蜡膜;脚暗淡绿黄色。
迁徙 繁殖地的兀鹫主要是留鸟,但大多数兀鹫是迁徙或游荡的。西班牙30%的兀鹫在羽化后长距离迁徙。在某些特定地点有大量候鸟,例如直布罗陀和苏伊士,而大量候鸟在春季穿过东比利牛斯山脉向北迁移到法国和西欧其他国家。 在欧洲西南部,一些法国兀鹫加入了西班牙鸟类秋季迁徙到西班牙北部和西非的行列,这些兀鹫在冬末初春返回法国,通常伴随着西班牙的兀鹫。只要有足够的食物供应,一些兀鹫就可以在恶劣的条件下过冬。 在西欧,存在两种主要类型的迁徙:一种是从4月到9月,趋向于北部或东北部,可被视为“夏季”。另一个,在冬天,在西欧的西南方向可以看作是秋季迁徙。这些运动似乎允许兀鹫利用所有的食物资源,同时保护繁殖区域内的食物资源。 活动 兀鹫需要高耸的悬崖,并且需要上升的气流与中午的热量或从斜坡或悬崖向上流动,它们借助热空气在天空盘旋或者栖息在树枝上。它们凭借长而宽大的翅膀能够在天空翱翔几个小时,且视力极佳。大面积觅食,清晰地搜寻地面上的动物尸体。兀鹫在日常活动中会产生一系列不同的叫声。例如,与其他兀鹫相互交战时,会发出粗哑刺耳的尖叫声。当喂食时,会发出嘶嘶声,当另一个兀鹫冒险太靠近时,就会发出木质的“cha cha”声。 食性 兀鹫是大自然的清道夫,通常以中型到大型的哺乳动物尸体的软组织为食。也寻找人类养殖的受伤或体弱的绵羊和牛。它们习惯把头伸进动物尸体的腹腔内,啄食内脏和肌肉。兀鹫没有有力的足和锋利的爪。它们依靠灵敏的嗅觉来找寻腐烂的动物尸体,并常常为抢一块肉而争个不停。在身体强壮、喙部锋利的兀鹫撕开动物遗骸的表皮之前,体形较小、喙部力量微小的兀鹫只能干等着。历史上,兀鹫主要以山羊、鹿和瞪羚等野生猎物为食;然而,这些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人类养殖的物种取代,如绵羊、山羊、牛和马,兀鹫通常完全依赖于这些物种。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