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嘴沙鸻

铁嘴沙鸻

英文名:Greater Sand Plover
别    名:
  • 纲:鸟纲
  • 目:鹳形目
  • 科:鸻科
  • 属:鸻属

铁嘴沙鸻简介导读

铁嘴沙鸻
英文名:Greater Sand Plover

纲目科属:
鹳形目 / Ciconiiformes
鸻科 / Charadriidae
鸻属 / Charadrius Leschenaultii

铁嘴沙鸻 / Greater Sand Plover

描述:中等体型(23厘米)的灰、褐及白色鸻。嘴短。与蒙古沙鸻区别在体型较大,嘴较长较厚,腿较长而偏黄色。除蒙古沙鸻外,与所有其他越冬鸻类的区别在缺少胸横纹或领环。繁殖羽特征为胸具棕色横纹,脸具黑色斑纹,前额白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腿-黄灰。

叫声:起飞时作低柔的颤音trrrt。

分布范围:繁殖由土耳其至中东、中亚至蒙古;越冬在非洲沿海、印度、东南亚、马来西亚至澳大利亚。

分布状况:繁殖于新疆西部天山及喀什地区及内蒙古境内黄河拐弯处以北;迁徙经中国全境,少量鸟在台湾、广东及香港沿海越冬。

习性:喜沿海泥滩及沙滩,与其他涉禽尤其是蒙古沙鸻混群。

世界 原产地:阿富汗、亚美尼亚、澳大利亚、阿塞拜疆、巴林、孟加拉国、英属印度洋领地、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中国、圣诞岛、科科斯(基林)群岛、科摩罗、塞浦路斯、吉布提、埃及、厄立特里亚、关岛、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以色列、日本、约旦、哈萨克斯坦、肯尼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黎巴嫩、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来西亚、马尔代夫、毛里求斯、马约特岛、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蒙古、莫桑比克、缅甸、纳米比亚、尼泊尔、新喀里多尼亚、新西兰、北马里亚纳群岛、阿曼、巴基斯坦、帕劳、巴勒斯坦,国家、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卡塔尔、留尼汪岛、俄罗斯联邦、沙特阿拉伯、塞舌尔、新加坡、所罗门群岛、索马里、南非、斯里兰卡、苏丹、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泰国、东帝汶、土耳其、土库曼斯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乌兹别克斯坦、瓦努阿图、越南、也门和赞比亚。 游荡: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布隆迪、科特迪瓦、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意大利、利比亚、马耳他、摩洛哥、荷兰、尼日利亚、挪威、波兰、卢旺达、塞内加尔、瑞典、突尼斯、乌克兰、英国、美国和津巴布韦。 来源不确定:瑙鲁。 中国 新疆(苏巴什、叶城、天山、阿尔泰山)、内蒙古中部包括黄河流域(乌梁素海、乌拉特中旗和后旗、达茂旗)(繁殖鸟,旅鸟);迁徙时遍及东部和中部各省,如辽宁(盘锦、锦县、兴城、双台子河口、大连、旅顺)、河北(新安、白洋淀、滦南、北戴河)、北京(良乡琉璃河)、天津、山西(太原)、青海(共和、刚察、青海湖)、甘肃(兰州)、陕西(秦岭南坡西乡)、江苏、上海(崇明、长江口三角洲、九段沙、佘山)、江西(鄱阳湖),海南及南沙群岛(太平岛);夏季偶然逗留河北、渤海海峡(岛屿)、山东(东营、黄河口、长岛、青岛)、安徽(石臼湖)、浙江(嘉兴、舟山群岛、象山、洞头岛)、福建(霞浦、宁德、闽江、福州、厦门集美)、广东(深圳、硇洲岛、揭阳、澄海)、广西(北海)、海南(海口、琼山、陵水、清澜港、文昌、崖县、临高)、东沙群岛(东沙岛);台湾(台南、澎湖列岛、兰屿)、香港、澳门(旅鸟,偶然冬候鸟);偶然分布至四川(南充)。
铁嘴沙鸻成鸟(冬羽):前头和眉斑白色;头顶和后头灰褐色,羽轴黑褐色,边缘浅灰。上体余部灰褐色,羽干黑褐色,羽缘浅灰。尾上覆羽灰色较浅,羽缘白色;尾羽暗褐末端白色,外侧尾羽全白。飞羽黑褐色,羽干白色,内侧初级飞羽外翈多少有些白斑。三级飞羽同上体;大覆羽黑褐色,边缘白色。眼先、眼下、耳羽和上胸两侧灰褐色;下体余部白色。 雄性成鸟(夏羽):眼先和前头上方黑色,黑色向后延伸至头侧。胸带棕栗色,头上、头后和颈侧略沾染棕色。 雌性成鸟(夏羽):头部缺少黑色;胸部的棕栗色也淡些,胸带有时不完整(中部断开)。 亚成鸟:如同成鸟的冬羽。但上体与翼面覆羽灰褐色,具黄色的羽缘。眉斑淡黄色。胸斑狭窄或断开,泛黄色。 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腿和脚灰色,或常带有肉色或淡绿色。 大小量度:体重♂58-86克,♀55-85克;体长♂195-227毫米,♀191-220毫米;嘴峰♂22-25毫米,♀21-24毫米;翅♂134-147毫米,♀130-145毫米;尾♂49-60毫米,♀51-62毫米;跗蹠♂35-40毫米,♀33-38毫米。
铁嘴沙鸻在新疆南部是旅鸟,在海南为冬候鸟,喜沿海泥滩及沙滩,与其他涉禽尤其是蒙古沙鸻混群。常成2-3只的小群活动,偶尔也集成大群。多喜欢在水边沙滩或泥泞地上边跑边觅食,特别喜欢海岸沙滩,有时也出现在荒漠和盐碱草原地区以及山脚岩石平原一带。喜欢在地上奔跑,且奔跑迅速,常常跑跑停停,行动极为谨慎小心。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