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颈长尾雉

黑颈长尾雉

英文名:Mrs.Hume’s Pheasant
别    名: 地花鸡
  • 纲:鸟纲
  • 目:鸡形目
  • 科:雉科
  • 属:长尾雉属

黑颈长尾雉简介导读

黑颈长尾雉
英文名:Mrs.Hume’s Pheasant

纲目科属:
鸡形目 / Galliformes
雉科 / Phasianidae
长尾雉属 / Syrmaticus Humiae

黑颈长尾雉 / Mrs.Hume\'s Pheasant

描述:雄鸟:体大(92厘米)的棕褐色雉。尾白而形长,具黑色或褐色横斑,翼上有两块白色横斑,次级覆羽近蓝色。下背及腰白,带黑色鳞状斑。头和颈闪紫色光泽,脸部裸皮红色。雌鸟较小(50厘米),后颈和背部多橄榄褐色鳞状斑,下体皮黄,尾具褐色横斑。两翼褐色及黑色斑驳并具两道近白色横斑,次级覆羽色浅。

虹膜-橘黄褐色;嘴-淡绿角质色;脚-浅淡灰色。

叫声:雄鸟发出不同叫声;觅食时发出ge-ge-ge的低声,但第一声清晰响亮;告警时作快速的guk-guk-guk-guk-guk的叫声;逃离时发出咯咯声。

分布范围:印度东北部,缅甸西部、北部及东部,泰国西北部至中国西南部及南部。

分布状况: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亚种burmanicus鲜见于云南和广西西部。

习性:以小群活动在较高山岭间海拔780~1800米灌丛及多岩地区(在印度东北部更高)。

中国分布 中国国内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维西、永平、腾冲、潞西、永德、楚雄、景东、镇源、德宏、保山、大理、迪庆、思茅、武定,广西西林、隆林、田林、凌云、乐业、天峨、百色等西南隅林区。 世界分布 国外分布于泰国北部、缅甸北部和印度阿萨姆邦。
雄鸟 额、头顶、枕灰橄榄褐色而微沾绿色,脸裸露、辉红色。颈、颏、喉灰黑色,背上部和上胸深铜蓝色;背的大部和下胸紫栗色,具略成三角形的蓝黑色近端斑,两肩白色,在背部形成一大的“V”形斑。下背、腰及较短的尾上覆羽白色而具蓝黑色斑。较长的尾上覆羽及尾羽灰色,具多条黑栗二色并列的横斑,最外侧尾羽仅具黑色横斑。两翅覆羽暗赤栗色而具金属光泽,羽中部并缀有铜蓝色斑;大覆羽具宽阔的白色端斑,在翅上形成明显的白斑。初级飞羽暗褐色而外翈沾暗棕色。次级飞羽浅栗色而具白色端斑。腹和两胁栗色,尾下覆羽绒黑色。 雄鸟头顶及枕红褐色;上背和两肩棕褐色,具宽阔的绒黑色横斑和白色矢状斑。下背至尾上覆羽黑褐色,密杂砂褐色和棕白色细斑。中央尾羽和腰相似,但具不显著的暗褐色横斑。外侧尾羽栗色,羽端白色,近端处具黑色横斑和斑点。翅黑褐色,具棕色横斑和白色羽干纹及端斑。颏、喉浅砂白色,胸沾棕,微具褐色斑点,腹和两胁淡棕白色,具棕褐色横斑。较短的尾下覆羽棕色,具黑色横斑和白色端斑;长的尾下覆羽具宽阔的白色端斑。羽基具黑色和栗色相杂横斑。 虹膜棕红色,眼周裸出皮肤红色,嘴褐色,脚铅灰色,雄鸟具距。 雌鸟 体羽大都棕褐色,上体满杂以黑色斑纹;上背有白色矢状斑,外侧尾羽大都栗色,具白色端斑和黑色次端斑。
黑颈长尾雉属留鸟。常成对或小群游荡觅食。通常在亮天后即下树活动,一直到傍晚,中午多在林间空地上或灌丛中休息,晚上栖息于树上。1树栖1只,活动和栖息地一般较为固定。活动时甚宁静,有时除踩踏落叶或觅食扒动树叶弄出声响外,一般毫无声响。性机警,活动和觅食时常有一只雄雉极为警觉,不时的伫立张望,发现情况立刻钻入草丛或灌丛逃跑,紧急时亦直接起飞上树,或向上、下坡飞翔。一般飞行较低而速度缓慢,飞行时能在空中转变方向。 杂食性。主要以橡实、浆果、种子、根、嫩叶、幼芽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偶尔也到林缘耕地啄食农作物。全年所吃食物种类达42种之多。其中较为常见的有:白栎、全皮栎、麻栎、云南松、杉、岗柃、杨梅、盐肤木、山稗子、肾蕨、扁担杆、狗笠耳、鼠刺鸟饭树、福建樱花、鸡骨草、蜘蛛、蚂蚁、白蚁、甲虫、尺蠖、蝉、蠕虫、钉螺、蛹、虫卵、草子、玉米和砂粒等。觅食活动主要在林下地面上,间或跳跃啄食较高灌木上的果实,有时也飞到树上啄食,仅偶尔到林缘耕地觅食。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