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尾虹雉

棕尾虹雉

英文名:Himalayan Monal Pheasant
别    名: 九色鸟
  • 纲:鸟纲
  • 目:鸡形目
  • 科:雉科
  • 属:虹雉属

棕尾虹雉简介导读

棕尾虹雉
英文名:Himalayan Monal Pheasant

纲目科属:
鸡形目 / Galliformes
雉科 / Phasianidae
虹雉属 / Lophophorus Impejanus

棕尾虹雉 / Himalayan Monal Pheasant

描述:雄鸟:体大(70厘米)、具紫色及绿色光泽的雉类。上背白色,腹部黑色。具形长的似孔雀般的绿色竖冠羽,尾部无白色羽端,下背紫色,尾上覆羽绿色,因而有别于白尾梢虹雉。与绿尾虹雉区别在于冠羽绿色而尾赤棕色。雌鸟较小,与其他虹雉雌鸟区别在于其背部与上体其余部位同色;尾上覆羽亦为白色。

虹膜-褐色;嘴-灰黑;脚-橄榄褐色。

叫声:叫声及报警时发哨音,似杓鹬;常立于岩上鸣叫。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

分布状况:罕见,仅分布于西藏南部及东南部海拔3000~4100米的有限地区。

习性:常以小群活动于林线附近,觅食于高山草甸。雄鸟求偶时作精彩舞姿炫耀,尾扇形展开上下拍动,两翼抬起,并偶尔跃入空中。

棕尾虹雉分布于阿富汗东部、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尼泊尔、不丹、印度东北部和缅甸北部,在中国分布西藏南部和东南部的定结、定日、聂拉木、吉隆、亚东、林芝、墨脱、察隅、波密等地。
棕尾虹雉头顶有一簇特别延长的蓝绿色羽冠,其羽干细而裸出,羽端呈匙状,向前卷曲,如同丝绒一般,甚为奇特,是虹雉中羽冠最漂亮的。全身的羽毛都闪耀着彩虹一样的金属的光泽,头部为绿色;眼周裸出的皮肤呈海蓝色;后颈和颈侧红铜色;背铜绿色,其余上体紫蓝绿色,下背和腰白色;下体黑褐色,具显著的棕白色纹;尾棕红色。 雌鸟全身的羽色显得淡雅清秀,头和羽冠、上体均为黑色,具皮黄色或白色纹;下背皮黄色,具黑色同心纹;颏、喉及前颈白色,其余下体褐色,杂有黑纹或白色纹;尾羽棕色,具黑色横斑和白色端斑。 眼睛内的虹膜为褐色;嘴角褐色;腿、脚黄绿至暗绿色。
常成群活动,冬季有时可以结成20-30只的大群。那里自然条件非常严酷,整个夏季几乎总是在阴凉的细雨中和云雾笼罩下度过的,即使是晴天也常被飘浮的白云所缭绕,冬季则被皑皑白雪覆盖,但它却天生一付与环境相适应的本领。 食物主要是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嫩芽、嫩叶、嫩枝、块根、果实和种子等,有时也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