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胸山鹧鸪

褐胸山鹧鸪

英文名:Brown-breasted Hill Partridge
别    名:
  • 纲:鸟纲
  • 目:鸡形目
  • 科:雉科
  • 属:山鹧鸪属

褐胸山鹧鸪简介导读

褐胸山鹧鸪
英文名:Brown-breasted Hill Partridge

纲目科属:
鸡形目 / Galliformes
雉科 / Phasianidae
山鹧鸪属 / Arborophila Brunneopectus

褐胸山鹧鸪 / Brown-breasted Hill Partridge

描述:中等体型(28厘米)的橄榄褐色山鹧鸪。醒目的奶油色眉纹下延至颈部,眼线黑色,喉和颊奶油色。在喉和胸部之间有由黑色小斑点组成的环带与眼线相连。两胁具明显的黑色及白色鳞状斑。两翼有条状图纹。

虹膜-红褐色;嘴-近黑;脚-粉红。

叫声:单调喉音,发展为一高一低的双哨音ti-hu, ti-hu, ti-hu…,音量音频不变。配偶对唱时加上kew, kew, kew…的叫声,如红喉山鹧鸪。

分布范围:中国西南部,东南亚。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为地方性留鸟,分布在云南西南部、南部及广西。

习性:栖居于海拔500~1300米的常绿林。习性为本属特性。

褐胸山鹧鸪在国外分布于有印度东北部、缅甸、泰国、老挝、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国,中国见于云南、贵州和广西。
褐胸山鹧鸪雌雄相似。前额皮黄色,头顶橄榄褐色;每个羽毛尖端黑色,在头顶形成黑色斑点,有时黑斑结合使整个头顶变成黑色;枕部通常较头顶更暗,一条宽阔的白色或皮黄色眉纹从前额开始沿眼上到枕部,然后沿颈侧而弯向下,在颈部较淡;眼先和颈侧黑色;两颊和耳覆羽白色。背,腰和尾上覆羽亮橄榄色,具粗著的黑色横斑;尾橄榄褐色,具黑色斑点;肩,翅覆羽和内侧次级覆羽栗色,靠尖端处具棕色斑点;外侧次级飞羽褐色,具黑色滴状斑或横斑,以及大的淡橄榄褐色椭圆形斑;初级飞羽褐色,具宽的棕色羽缘,往内逐渐变为变为栗色。颏、喉白色或皮黄白色;前额稀疏的被有黑色羽毛,在前颈形成黑色斑点;胸和两胁淡褐皮黄色,具棕色羽缘和黑色基部;有时可看到两胁具白色圆形斑点和黑色横斑;腹几白色,尾下覆羽淡皮黄色,具宽阔的黑色横斑或斑点。 雌鸟喉部斑点较少,两胁黑白斑点亦不甚明显,其余似雄鸟。 虹膜暗褐色,眼睑和眼眶亮红色,嘴黑褐色或黑色,脚粉红色或淡红色。
褐胸山鹧鸪性情较为宁静,也善于藏匿,一般难以发现。叫声为单调的喉音,发展为一高一低的双哨音ti-hu, ti-hu, ti-hu……音量音频不变。配偶对唱时加上kew, kew, kew……的叫声。主要以植物种子和果实为食,也吃直翅目、鞘翅目等昆虫和螺类。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