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山鹑

灰山鹑

英文名:Grey Partridge
别    名:
  • 纲:鸟纲
  • 目:鸡形目
  • 科:雉科
  • 属:山鹑属

灰山鹑简介导读

灰山鹑
英文名:Grey Partridge

纲目科属:
鸡形目 / Galliformes
雉科 / Phasianidae
山鹑属 / Perdix Perdix

灰山鹑 / Grey Partridge

描述:中等体型(30厘米)的灰褐色鹑。眉线、脸及喉偏橘黄。下体灰,至臀部白。雄鸟下胸有明显的倒”U”字形栗色斑块。两胁具宽阔的栗色横纹。与斑翅山鹑的区别在于胸块栗色而非黑色,并且无丝质喉羽。锈红色的尾羽在飞行时清楚可见。

虹膜-褐色;嘴-近黄;脚-黄色。

叫声:雄鸟叫声嘎嘎,似ki-errr-ik, ki-errr-ick,重音在errr上。受驱赶时发出低沉的grrree-grrree 叫声。

分布范围:欧亚大陆,引种至北美洲北部。

分布状况:见于新疆西北部的准噶尔盆地及阿尔泰山山麓,为不常见留鸟。

习性:繁殖鸟以家族群育幼。被赶时同时起飞。喜有矮草的开阔原野,尤其是农田。

分布于阿尔巴尼亚、安道尔、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比利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加拿大、中国、克罗地亚、捷克共和国、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爱尔兰、意大利、哈萨克斯坦、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马其顿、摩尔多瓦、黑山、荷兰、挪威、波兰、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乌克兰、英国、乌兹别克斯坦。 可能灭绝:葡萄牙。区域性灭绝:列支敦士登。偶见:美国。旅鸟:塞浦路斯。 在中国仅分布于新疆西北部塔城和准噶尔盆地一带。
灰山鹑雄性成鸟:头顶、枕和后颈暗灰褐色,具棕白色羽干纹,纹的末端常扩大成点;额部、眼先、眼上纹和头的两侧棕褐色;前额基部有一小黑斑,介于两鼻孔之间;耳羽栗褐色,具浅黄羽干纹。上背及下颈和前胸有两侧均为灰色,混以棕褐色;有的羽毛具次端横斑。体背其余部分棕色;具灰黑色虫蠹横列的细纹,并杂以排列整齐明显的栗色横斑;尾上覆羽的横斑变稀但更宽阔,中央三对尾羽表面与背同色,其余尾羽纯栗,而具更暗栗色的宽阔次端斑;肩和翅上覆羽及三级飞羽与背小覆暗,初级飞羽和次纺飞羽褐色,内外均具浅棕白色横斑;但次级飞羽褐色部分亦缀以棕点;喉侧羽变长变尖,呈须状;头部羽毛和前胸呈棕褐色;下胸至腹部中央具马蹄形黑色块斑。胸侧灰色,两胁棕白,并均具宽达4毫米的栗色横斑;腹部白沾棕;尾下覆羽棕白色。 雌性成鸟:羽色和雄鸟基本相同。头顶暗褐;羽干纹暗棕;耳羽浓栗,中部转黑,眼下有栗斑与耳羽相连;上背灰色范围十分狭窄,上胸呈深棕褐色;下胸马蹄形黑斑缩小,或仅存痕迹。 虹膜暗褐色,嘴暗铅色或暗角色;跗蹠和趾暗棕色。
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动。或为家族群、或为由家族群组成的更大群体。通常为5-15只的群体活动。雄鸟叫声嘎嘎,似ki-errr-ik, ki-errr-ik,重音在errr上。性情活泼,善于奔跑和隐蔽。受驱赶时发出低沉的grrree-grrree叫声。飞行快速且呈直线飞行,但通常飞不多远即落入地上草丛或灌丛中。起飞时常发出高声鸣叫。飞行不高,常紧贴地面飞行,两翅煽动迅速,并发出清晰的振翅声。 主要以草本植物和灌木的嫩枝、嫩叶、芽、花、果实、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谷物等农作物,特别是秋冬季节,常在农田地中觅食,此外也吃蚱蜢、蝗虫、蟋蟀等小型无脊推动物和昆虫,特别是夏季。觅食主要在早晨和黄昏,中午多在阴凉处休息。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