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嘴地鹃

绿嘴地鹃

英文名:Green-billed Malkoha
别    名:
  • 纲:鸟纲
  • 目:鹃形目
  • 科:杜鹃科
  • 属:地鹃属

绿嘴地鹃简介导读

1

绿嘴地鹃
英文名:Green-billed Malkoha

纲目科属:
鹃形目 / Cuculiformes
杜鹃科 / Cuculidae
地鹃属 / Phaenicophaeus Tristis

绿嘴地鹃 / Green-billed Malkoha

描述:体大(55厘米)且尾极长的地鹃。头及上背灰色,下体褐灰,喉及胸具深色箭状条纹,背、翼及尾深金属绿色,尾羽端白。

虹膜-褐色;眼周裸皮-红色;嘴-绿色;脚-灰绿。

叫声:嘎嘎或呱呱的叫声,甚似蛙叫。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中国、东南亚及苏门答腊。

分布状况:地方性常见留鸟。亚种saliens见于云南及广西南部;hainanus见于海南岛及相邻的广东雷州半岛。

习性:同其他地鹃。喜栖于原始林、次生林及人工林中枝叶稠密及藤条缠结处。

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 中国分布于西藏东南部、云南西部、南部、广西西南部和海南岛。
绿嘴地鹃成鸟,眼先及颊角黑色;额侧及自鼻孔到耳后的一条纹以及眼下一些羽毛均白色;头顶至上背淡绿灰色,头顶杂以黑色条纹;背中部、三级飞羽、翼上覆羽及尾上覆羽等悉暗金属绿色;上体余部、翅余部及尾羽均为有金属光泽的暗蓝绿或暗绿色,各尾羽端具一白块斑。颏至胸淡棕灰色,上胸以上具黑色羽干纹;下胸、上腹及翼下覆羽暗灰棕色,自下腹以下灰色。 幼鸟(7月底采自海南)颜色与成体无明显差别,只是缺乏光泽,后头、颈、上背等沾棕栗色;下嘴橙褐色;尾羽短;下体棕色较少。 虹膜赤红色;眼外周皮肤裸露部分赤红(繁殖期)或暗红(非繁殖期)色;嘴绿色,基部及先端色暗,近嘴角处常沾红色,非繁殖期下嘴黄褐色;脚石板绿色。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多在林下地面或灌木丛中上下跳跃觅食。有时也活动在较高的树枝上,有危险即窜入下面灌木丛。休息时多栖于近地面的低枝上,不动也不叫。受惊后起飞,飞行较快,但每次飞行距离较短,多作短距离飞行。也少鸣叫。叫声柔和,似鸦鹃叫声。 主要以象甲、金龟甲、蝽蟓、毛虫、蝗虫等鞘翅目和鳞翅目昆虫,也吃蜘蛛和其它小形无脊椎动物。偶尔也吃植物果实和种子。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