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鹀

白眉鹀

英文名:Tristram’s Bunting
别    名: 白三道儿、五道眉、小白眉
  • 纲:鸟纲
  • 目:雀形目
  • 科:燕雀科
  • 属:鹀属

白眉鹀简介导读

白眉鹀
英文名:Tristram’s Bunting

纲目科属:
雀形目 / Passeriformes
燕雀科 / Fringillidae
鹀属 / Emberiza Tristrami

白眉鹀 / Tristram\'s Bunting

描述:中等体型(15厘米)的鹀。头具显著条纹。成年雄鸟不可能误认,头部有黑白色图纹,喉黑,腰棕色而无纵纹。雌鸟及非繁殖期雄鸟色暗,头部对比较少,但图纹似繁殖期的雄鸟,仅颏色浅。较黄眉鹀而少黄色眉纹,较田鹀少红色的颈背。与黄眉鹀的区别还在于尾色较淡,黄褐色较多,胸及两胁纵纹较少且喉色较深。

虹膜-深栗褐;嘴-上嘴蓝灰,下嘴偏粉色;脚-浅褐。

叫声:于林上层鸣唱,以清晰高音组起始,接或高或低的第二组音。叫声结尾有一可变的且简单而迅速重复的音组,通常以短促的chit声收尾。

分布范围:中国东北及西伯利亚的邻近地区,越冬至中国南方,偶尔在缅甸北部及越南北部有见。

分布状况:繁殖于中国东北的林区,越冬于中国南方的常绿林,有记录迁徙时见于华东及沿海省份。

习性:多藏隐于山坡林下的浓密棘丛。常结成小群。

世界分布 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老挝、缅甸、俄罗斯联邦、泰国、越南。 中国分布 分布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东北部、大兴安岭,黑龙江北部、小兴安岭东北部、佳木斯东部、完达山、牡丹江南部、帽儿山、哈尔滨、齐齐哈尔西部,吉林长白山东部、延边、通化南部、浑江、梅河口、吉林中部、长春、白城西部、四平西南部、辽源,辽宁桓仁东部、丹东、本溪、大连南部、金县、沈阳中部、朝阳西部、北镇,河北,北京,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湖北,一直往南到福建,广东,广西和香港,往西达四川东部、贵州和云南东南部。其中除大兴安岭东北、小兴安岭、完达山和长山一带为夏候鸟,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为冬候鸟外,其他地区多为旅鸟。
白眉鹀雄鸟春羽整个头黑色,头顶中央有一显著的白色中央冠纹,眉纹白色长而显著,从嘴基直到颈侧,颚纹亦为白色长而宽阔并延伸至颈侧,后颈沾栗红色。背、肩栗褐色有时沾橄榄灰色、具显著的黑色中央纹,腰和尾上覆羽栗色或栗红色,有的具灰白色羽缘;翅上小覆羽灰色或灰褐色,中覆羽和大覆羽黑褐色具皮黄色或沙皮黄色羽缘,有的尖端棕白色或白色;飞羽褐色或黑褐色,外侧飞羽具窄的白色羽缘,内侧飞羽具红褐色或栗红色羽缘。尾羽黑褐色,中央一对尾羽具宽的栗红色或栗褐色羽缘,最外侧两对尾羽具长的楔状白斑。颏、喉黑色,下喉有一白斑,胸和两胁棕褐色或锈褐色、具深栗色或暗色纵纹,其余下体白色。冬羽头上白带沾皮黄色或棕色,颏、喉具宽的皮黄色或淡褐色尖端,使颏、喉部黑色常被掩盖。上体栗黄色羽缘亦较显著。 雌鸟和雄鸟基本相似,但头部黑色转为褐黑色或深褐色,中央冠纹、眉纹和颊纹多为污白色有时微沾黄褐色或棕色,颊纹下有黑色点斑组成的黑色颚纹,眼先、眼周皮黄色、耳羽 棕褐色或红褐色。颏、喉白色微沾黄褐色,喉侧具暗褐色条纹,下喉、胸和两胁较雄鸟淡、 呈锈褐色或淡栗色,具不明显的暗色纵纹,其余似雄鸟。 幼鸟和雌鸟相似,但较暗较褐。喉、胸、两胁具显著的暗色纵纹。 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褐色或角褐色,下嘴基部肉色或肉黄色,脚肉色。 较黄眉鹀少黄色眉纹,较田鹀少红色的颈背。与黄眉鹀的区别还在于尾色较淡,黄褐色较多,胸及两胁纵纹较少且喉色较深。 大小量度:体重♂14-19.8克,♀14.8-19克;体长♂132-156毫米,♀130-152毫米;嘴峰♂10-12毫米,♀9-12毫米;翅♂67-82毫米,♀66-77毫米;尾♂56-66毫米,♀54-73毫米;跗蹠♂18-22毫米,♀17-21毫米。
白眉鹀单个或成对活动,仅在迁徙时集结成小群而从不集成大群;家族群时期也很短。性寂静而怯疑,一见有人走过时立刻起飞隐藏于较远的树间或草下。飞翔颇快而成直线。 平常很少鸣叫。繁殖期发出强烈鸣唱,尤以5月末6月初的鸣唱达到高峰;雄鸟于日出前到上午9-10时一直鸣叫不止。鸣叫时多在巢的周围林下层侧枝上,伸颈仰头,音似“zi-da-da-zi”。雌鸟仅发出呼唤声或惊叫声。 白眉鹀在树上也在地面活动,尤喜在风倒木处寻食。此鸟初到时和秋后的食物多半为动物质,小部分为草子和浆果;夏季差不多全是昆虫和昆虫幼虫,有的还有少数蠕虫和蜘株,但喂雏的食物绝大多数是鳞翅目幼虫,偶尔有螨类和浆果。 繁殖期间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善隐蔽,整天多数时候都躲藏在林下灌丛和草丛中活动和觅食,很少暴露在外,如遇惊扰,或在灌丛间低飞逃窜,或飞到附近树上,注视一会再飞走,飞行快而直。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