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耳鹀

栗耳鹀

英文名:Chestnut-eared Bunting
别    名: 赤胸鹀,俗名高粱颏儿、赤脸雀
  • 纲:鸟纲
  • 目:雀形目
  • 科:燕雀科
  • 属:鹀属

栗耳鹀简介导读

栗耳鹀
英文名:Chestnut-eared Bunting

纲目科属:
雀形目 / Passeriformes
燕雀科 / Fringillidae
鹀属 / Emberiza Fucata

栗耳鹀 / Chestnut-eared Bunting

描述:体型略大(16厘米)的鹀。繁殖期雄鸟的栗色耳羽与灰色的顶冠及颈侧成对比;颈部图纹独特,为黑色下颊纹下延至胸部与黑色纵纹形成的项纹相接,并与喉及其余部位的白色以及棕色胸带上的白色成对比。雌鸟及非繁殖期雄鸟相似,但色彩较淡而少特征,似第一冬的圃鹀但区别在耳羽及腰多棕色,尾侧多白。亚种arcuata雄鸟较指名亚种色深而多彩,且项纹黑色重,上背黑色纵纹较少,棕色胸带较宽。相似亚种kuatunensis色深且上体较红,具狭窄的胸带。

虹膜-深褐;嘴-上嘴黑色具灰色边缘,下嘴蓝灰且基部粉红;脚-粉红。

叫声:于矮丛顶上作叫,鸣声较其他的鹀快而更为嘁喳,由断续的 zwee声音节加速而成嘁喳一片,以两声triip triip收尾。叫声为爆破音pzick而似田鹀。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西段至中国、蒙古东部及西伯利亚东部;越冬至朝鲜、日本南部及印度支那北部。

分布状况:常见于中国东北(fucata),华中、西南及西藏东南部(arcuata);不甚常见并繁殖于江苏南部、福建及江西(kuatunensis)。越冬在台湾及海南岛,候鸟途经华东大部。

习性:具本属的典型特性。冬季成群。

原产地:中国、印度、日本、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蒙古、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俄罗斯联邦(东亚区)、泰国和越南。 游荡: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和英国。 起源不确定:阿富汗。
栗耳鹀雄鸟额、头顶、枕、后颈灰色具黑色羽干纹,眼先、眼周和不甚明显的眉纹污白色。耳羽栗色,颊纹淡皮黄白色,颚纹黑色,背、肩栗色或栗褐色具宽阔的黑色羽干纹,尤以背部较显著,下背和腰淡栗色。尾上覆羽橄榄褐色具黑色羽干纹,尾黑褐色,中央一对尾羽内翈具宽的淡褐灰色羽缘,外翈具窄的淡皮黄色羽缘,最外侧一对尾羽具长的楔状白斑,第二对仅在羽端具狭小的楔状白斑。翅上小覆羽栗色,中覆羽、大覆羽和三级飞羽黑色具宽的褐栗色羽缘。小翼羽和初级覆羽黑褐色,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黑褐色,第一至二枚初级飞羽具窄的白色羽缘外,其余飞羽具栗色羽缘。颏、喉胸具淡皮黄白色,上胸有一条由黑色点斑组成的横带,两端与黑色颚纹相连,形成一黑色“U”形斑环绕在喉部,在黑色横带下有一条栗红色横带横跨胸部,其余下体皮黄白色,两胁缀皮黄或砖红色、具黑褐色羽干纹,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 雌鸟与雄鸟相似。但上体较褐而少栗色,冬羽均具皮黄褐色羽缘。胸部黑色斑点较小而少,与黑色颚纹不相连结,有时甚至没有黑色胸带,仅有一条栗色胸带亦多不明显。 虹膜褐色,嘴褐色,下嘴基部肉色,脚肉色。 大小量度:体重♂16-27克,♀17-25克;体长♂135-162毫米,♀130-173毫米;嘴峰♂10-13毫米,♀10-13毫米;翅♂68-76毫米,♀65-75毫米;尾♂60-75毫米,♀58-78毫米;跗蹠♂19-25毫米,♀18-24毫米。
繁殖期间多成对或单独活动,非繁殖期常成3-5只的小群或家族群活动在草丛中,有时人快至跟前才飞起,飞不多远又落在草丛中,有时也栖停于附近灌木上注视一会才又飞走,每次飞翔距离都不远,而且都贴地面飞行。繁殖期间常站在灌木上或草茎上鸣唱,平时较少鸣叫,叫声声较其他的鹀快而更为嘁喳,由断续的“zwee”声音节加速而成嘁喳一片,以两声“triip triip”收尾。叫声为爆破音“pzick”而似田鹀。 栗耳鹀食物组成随季节而不同,繁殖期间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所吃食物主要有蚜虫、尺蠖、粘虫、蛾、甲虫、金龟子等鳞翅目、鞘翅目和膜翅目昆虫及昆虫幼虫。此外也吃谷粒、草子和灌木果实等植物性食物,秋冬季也吃部分谷子、高粱等农作物。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