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椋鸟

灰椋鸟

英文名:White-cheeked Starling
别    名: 杜丽雀 高粱头 管莲子 假画眉 竹雀
  • 纲:鸟纲
  • 目:雀形目
  • 科:椋鸟科
  • 属:椋鸟属

灰椋鸟简介导读

灰椋鸟
英文名:White-cheeked Starling

纲目科属:
雀形目 / Passeriformes
椋鸟科 / Sturnidae
椋鸟属 / Sturnus Cineraceus

灰椋鸟 / White-cheeked Starling

描述:中等体形(24厘米)的棕灰色椋鸟。头黑,头侧具白色纵纹,臀、外侧尾羽羽端及次级飞羽狭窄横纹白色。雌鸟色浅而暗。

虹膜-偏红;嘴-黄色,尖端黑色;脚-暗橘黄。

叫声:单调的吱吱叫声chir-chir-chay-cheet-cheet。

分布范围:西伯利亚、中国、日本、越南北部及缅甸北部、菲律宾。

分布状况:繁殖于中国北部及东北,冬季迁徙经中国南部。常见于有稀疏树木的开阔郊野及农田。

习性:群栖性,取食于农田,在远东地区取代紫翅椋鸟。

俗名:杜丽雀 高粱头 管莲子 假画眉 竹雀

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蒙古、俄罗斯(外贝加尔湖东南部,往东至俄罗斯远东乌苏里、萨哈林岛南部、库页岛南部)、越南。 旅鸟: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北马里亚纳群岛、菲律宾和泰国。 中国繁殖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北部和东南部、河北、山西、宁夏贺兰山、甘肃南部和西部兰州、四川东北部邻水以及青海东部和东北部,亦有部分繁殖于河南和山东北部。越冬或迁经于河北、河南、山东南部,往南至长江流域、东南沿海以及台湾、香港和海南岛,往西至四川西部、贵州和云南。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刚察县仙女湾湿地巡查时,偶然发现一只体形较大正在觅食的雀形目鸟类,其额和头顶杂有白色,颊和耳覆羽白色微杂有黑色纵纹,上体灰褐色,尾上覆羽白色,嘴橙红色,尖端黑色,脚橙黄色,经比对鸟类图鉴认定为灰椋鸟。
灰椋鸟雄鸟自额、头顶、头侧、后颈和颈侧黑色微具光泽,额和头顶前部杂有白色,眼先和眼周灰白色杂有黑色,颊和耳羽白色亦杂有黑色。背、肩、腰和翅上覆羽灰褐色,小翼羽和大覆羽黑褐色,飞羽黑褐色,初级飞羽外翈具狭窄的灰白色羽缘,次级和三级飞羽外翈白色羽缘变宽。尾上覆羽白色,中央尾羽灰褐色,外侧尾羽黑褐色,内翈先端白色。颏白色,喉、前颈和上胸灰黑色具不甚明显的灰白色矛状条纹。下胸、两胁和腹淡灰褐色,腹中部和尾下覆羽白色。翼下覆羽白色,腋羽灰黑色杂有白色羽端。 雌鸟和雄鸟大致相似。但仅前额杂有白色,头顶至后颈黑褐色。颏、喉淡棕灰色,上胸黑褐色具棕褐色羽干纹。 虹膜褐色,嘴橙红色,尖端黑色,跗蹠和趾橙黄色。 大小量度:体重♂74-95克,♀65-105克;体长♂183-241毫米,♀200-240毫米;嘴峰♂22-27毫米,♀21-27毫米;翅♂121-135毫米,♀121-135毫米;尾♂60-75毫米,♀60-73毫米;跗蹠♂29-34毫米,♀27-34毫米。(注:雄性—♂;雌性—♀)
性喜成群,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其他时候多成群活动。常在草甸、河谷、农田等潮湿地上觅食,休息时多栖于电线上、电柱上和树木枯枝上。平原地区常结群活动,在山区多活动于开阔地段,接近农田、水田的林缘。飞行迅速,整群飞行。鸣声低微而单调。当一只受惊起飞,其他则纷纷响应,整群而起。 在中国东北、华北等北部地区主要为夏候鸟,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地区为冬候鸟。每年3月末4月初开始迁至北方繁殖地,秋季于8-9月份即开始集群南迁,迁徙时常集成大群。 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所吃昆虫种类主要有鳞翅目幼虫、螟蛾幼虫、蚂蚁、虻、胡蜂、蝗虫、叶甲、金龟子、象鼻虫等鳞翅目、鞘翅目、直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昆虫。秋冬季则主要以植物果实和种子为主。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