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颈鸫

白颈鸫

英文名:White-collared Blackbird
别    名: 点冈子、蓝尾巴根子、蓝尾杰、蓝尾欧鸲
  • 纲:鸟纲
  • 目:雀形目
  • 科:鹟科
  • 属:鸫属

白颈鸫简介导读

白颈鸫
英文名:White-collared Blackbird

纲目科属:
雀形目 / Passeriformes
鹟科 / Muscicapidae
鸫属 / Turdus Albocinctus

白颈鸫 / White-collared Blackbird

描述:中等体型(27厘米)的鸫。特征为颈环及上胸全白。雌鸟似雄鸟但色较暗淡,褐色较浓。

虹膜-褐色;嘴-黄色;脚-黄色。

叫声:告警时发响亮的喉音tuck, tuck, tuck, tuck。鸣声圆润但不如乌鸫多变,常为下降音如tew-i, tew-u, tew-o。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西部,迷鸟至缅甸西北部。

分布状况:地区性常见于西藏南部及东部和四川西部(康定)的高山边缘针叶林及杜鹃林;可能在云南西北部也有分布。随季节作垂直迁移。夏季栖于林线,在2700-4000米的高山草甸取食。冬季在海拔1500~3000米间。

习性: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甚羞怯。于地面及树层取食。

世界 存在(居住地):不丹、中国、印度、尼泊尔。 游荡:孟加拉国、缅甸。 中国 在中国分布于四川康定、西藏樟木、亚东、林芝、波密、吉龙、察隅、排龙、春丕山谷和昌都地区西南部。
雄性成鸟:通体黑色,颏、喉白色、后颈、上背和颈侧白色,形成一宽阔的白色领环沿颈侧向下与颏、喉部白色相连,成一完整的白色领圈,其余上下体羽,包括两翅和尾概为黑色或黑褐色富有光泽,尾下覆羽具白色羽干纹,眼周黄色。有的颏,喉部微沾暗褐色,下体较上体稍淡。 雌性成鸟:额、头顶、枕后头暗褐色,后颈、颈侧、上背灰白色沾褐,两翅和尾暗褐色,羽缘淡棕色,背、肩、腰和尾上覆羽暗棕褐色。颏、喉和前胸灰白沾褐,此灰白色与颈侧白色相连成灰白色颈圈,其余下体棕褐色。 幼鸟:主要为暗褐色,上体从头至尾上覆羽具黄棕色纵纹,下体具有棕黄褐色横斑。 虹膜暗褐色,嘴鲜黄色,嘴尖较暗,脚黄色或皮黄色。
习性: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冬季也和其他鸫类混群。活动在林下灌丛间或河、湖岸边灌丛中,也在高的树上活动和觅食。繁殖期间常站在高大的树顶枝上呜叫,鸣声甜润,但少变化。 其叫声似"tew-i,tew-u,tew-o……”。惊叫声与其他鸫类相似,从喉部发出“tuck,tuck,tuck……”叫声。 食性:主要以甲虫、金龟子、鳞翅目幼虫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种子。 曾在这个西藏考察时剖验2个胃,一胃内含有鳞翅目幼虫、金龟子、甲虫,另一胃为甲虫和植物种子。 迁徙:留鸟,或许部分作小距离迁徙。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