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椋鸟

北椋鸟

英文名:Purple-backed Starling
别    名: 燕八哥、小椋鸟
  • 纲:鸟纲
  • 目:雀形目
  • 科:椋鸟科
  • 属:椋鸟属

北椋鸟简介导读

北椋鸟
英文名:Purple-backed Starling

纲目科属:
雀形目 / Passeriformes
椋鸟科 / Sturnidae
椋鸟属 / Sturnus Sturninus

北椋鸟 / Purple-backed Starling

描述:体型略小(18厘米)、背部深色的椋鸟。成年雄鸟:背部闪辉紫色;两翼闪辉绿黑色并具醒目的白色翼斑;头及胸灰色,颈背具黑色斑块;腹部白色。与紫背椋鸟的区别在颈背斑块黑色且颈侧无栗色。雌鸟:上体烟灰,颈背具褐色点斑,两翼及尾黑。亚成鸟浅褐,下体具褐色斑驳。

虹膜-褐色;嘴-近黑;脚-绿色。

叫声:典型的椋鸟沙哑哨音及嘶叫声。

分布范围:繁殖于从外贝加尔至中国东北;冬季迁至东南亚及大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繁殖于中国东北及北方;越冬迁徙经中国东南至华南及西南并海南岛。一般罕见,高可至中等海拔。

习性:取食于沿海开阔区域的地面。

分布范围:繁殖于从外贝加尔至中国东北;冬季迁至东南亚及大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繁殖于中国东北及北方;越冬迁徙经中国东南至华南及西南并海南岛。一般罕见,高可至中等海拔。
体长16-18cm,重45-60g。体型略小,背部闪辉紫色。两翼闪辉绿黑色并具醒目的白色翼斑。头及胸灰色,颈背具黑色斑块,腹部白色。与紫背椋鸟的区别在颈背斑块黑色且颈侧无栗色。雄鸟头顶至背灰色或暗灰褐色。初级飞羽和三级飞羽金属绿黑色。尾上覆羽棕白色,喉、胸和两胁微缀有棕色而呈现棕白色。虹膜褐色,鸟喙近黑色,脚爪绿色。
繁殖于外贝加尔至中国东北。冬季迁至东南亚,途径我国东南至华南及西南及海南岛。 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昆虫主要有鳞翅目幼虫、螟蛾幼虫、蚂蚁、虻、胡蜂、蝗虫、叶甲、金龟子、象鼻虫等鳞翅目、鞘翅目、直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昆虫。秋冬季则主要以植物果实和种子为主。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