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噪鸦

北噪鸦

英文名:Siberian Jay
别    名: 白头椋鸟、白头莺、黑脖八哥
  • 纲:鸟纲
  • 目:雀形目
  • 科:鸦科
  • 属:噪鸦属

北噪鸦简介导读

北噪鸦
英文名:Siberian Jay

纲目科属:
雀形目 / Passeriformes
鸦科 / Corvidae
噪鸦属 / Perisoreus Infaustus

描述:体小(28厘米)、体羽松软的灰色和棕色的噪鸦。尾甚短,后枕具短冠羽。头深褐,两翼、腰及尾缘棕色,前额羽簇皮黄。与黑头噪鸦区别在翼及尾棕色。亚种opicus 的棕色较深,头深色,翼上赤褐色较重。亚种maritimus多灰色,但翼上赤褐色也较重。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叫声:甚安静。叫声包括似鵟的叫声geeak,粗哑的hearrr-hearrr声及带粗重鼻音的叫声skaaaak。鸣声为一连串哨音、吱吱嘎嘎音、颤音及模仿叫声。

分布范围: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古北界北部及中国东北和西北。

分布状况:不常见于北方冷针叶林。亚种maritimus于黑龙江小兴安岭及乌苏里江地区;opicus于新疆北部阿尔泰山。

习性:栖于森林,单独、成对或成小群活动。

分布于中国、芬兰、哈萨克斯坦、蒙古、挪威、俄罗斯联邦、瑞典。 旅鸟: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波兰、斯洛伐克、乌克兰。
北噪鸦雄性成鸟:鼻须淡白沾黄。额基乌白色,额至后颈暗褐色;背、肩、腰橄榄棕褐色;尾上覆羽棕红沾橄榄褐色。小翼羽灰褐色;初级飞羽内翈褐色,第1-5枚初级飞羽外翈灰色沾棕,自第6枚始外翈基部栗色、羽端灰褐稍沾棕色;次级飞羽外翈灰褐色、近羽轴处染棕栗色;翅覆羽栗色,内翈端部具褐色近三角形块斑。中央尾羽基部栗色,余部灰褐色;外侧尾羽栗色。眼先、耳羽淡褐色。颏、喉烟灰色;胸、腹橄榄褐色沾棕;胁棕褐色;尾下覆羽棕红色沾褐;腋羽和翅下覆羽棕黄色。 雌性成鸟:体色与雄鸟相似,但整体羽色均不如雄鸟鲜亮。 虹膜褐色;嘴和跗蹠黑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72-90克,♀73-92克;体长♂275-320毫米,♀272-285毫米;嘴峰♂23毫米,♀22-24毫米;翅♂135-153毫米,♀137-153毫米;尾♂143毫米,♀130-149毫米;跗蹠♂41-43毫米,♀35-42毫米。(注:♂雄性;♀雌性)
绝大部分定居,有少部分的鸟类迁移,在冬天活动时间缩短为3或4个小时,完全用于觅食。连续数天在树上使用相同的位置睡眠。是杂食性动物,吃各种植物,包括浆果和蘑菇,但主要食西伯利亚松树的种子,也吃昆虫,如甲虫、蛾类,小型无脊椎动物,居住在森林中的小型啮齿类动物,甚至小型鱼类。还掠夺其他鸟类巢中的卵。 甚安静。叫声包括似鵟的叫声“geeak”,粗哑的“hearrr-hearrr”声及带粗重鼻音的叫声“skaaaak”。鸣声为一连串哨音、吱吱嘎嘎音、颤音及模仿叫声。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