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喉仙鹟

蓝喉仙鹟

英文名:Blue-throated Flycatcher
别    名:
  • 纲:鸟纲
  • 目:雀形目
  • 科:鹟科
  • 属:仙鹟属

蓝喉仙鹟简介导读

蓝喉仙鹟
英文名:Blue-throated Flycatcher

纲目科属:
雀形目 / Passeriformes
鹟科 / Muscicapidae
仙鹟属 / Cyornis Rubeculoides

蓝喉仙鹟 / Blue-throated Flycatcher

描述:雄鸟:中等体型(18厘米)的蓝色鹟。眼先黑色,腹部白色,上胸橙红。指名亚种与山蓝仙鹟的区别在无黑色眼罩,颏及喉蓝色;与棕腹大仙鹟及棕腹仙鹟的区别在腹部白色。雌鸟:上体灰褐,喉橙黄,眼圈皮黄;与雌山蓝仙鹟易混淆,区别为眼先皮黄,尾多偏棕红色。亚种glaucicomans的喉中心橙红。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粉红。

叫声:粗哑的chek 叫声。鸣声为甜美的高颤音ciccy, ciccy, ciccy, ciccy, see。

分布范围:印度至中国西南及东南亚。

分布状况:亚种glaucicomans为不常见的夏季繁殖鸟,见于华中及西南;指名亚种繁殖于西藏东南部, 高可至海拔2000米。香港及河北北戴河有迷鸟记录。

习性:喜开阔森林,从近地面处捕食。

注:有著者根据色彩及叫声的不同而把亚种glaucicomans单作一个种类, 称为中华仙鹟(Chinese Flycatcher)(参见Viney et al., 1994)。

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中国、印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泰国、越南。 游荡:柬埔寨、新加坡。
蓝喉仙鹟雄鸟前额和眉纹天青蓝色,额基和眼先黑色,头顶、枕、后颈、背、肩、腰及两翅和尾表面概为深蓝色或暗蓝色,其中尾上覆羽和翅上小覆羽较淡和辉亮。翅上外侧覆羽和飞羽黑褐色,羽缘沾棕。尾黑褐色,外缘暗蓝色,最外侧一对尾羽无暗蓝色外缘,全为黑褐色。颏、上喉、下喉两侧和颈侧蓝黑色,下喉和胸棕红色或锈红色,至上腹和两胁渐淡,下腹和尾下覆羽白色,腋羽和翼下覆羽淡棕色。 雌鸟上体橄榄褐色或橄榄黄褐色,眼先和眼周棕黄色。尾上覆羽和尾表面栗棕色或红褐色,翅上小覆羽亦为栗棕色,其余覆羽表面栗褐色,飞羽黑褐色,外翈羽缘红褐色或棕色。头侧、颈侧似背,亦为橄榄黄褐色。颏‘喉棕白色,胸棕黄色或锈棕色,上腹和两胁淡棕褐色,其余下体白色。 虹膜淡褐色,嘴黑色,脚淡褐色或肉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15-17克,♀17克;体长♂134-141毫米,♀139毫米;嘴峰♂12-13.5毫米,♀13毫米;翅♂74-77毫米,♀76毫米;尾♂59-61毫米,♀61毫米;跗蹠♂16.5-18毫米,♀17毫米。(注:♂雄性;♀雌性)
在中国为夏候鸟或留鸟。4月末5月初迁来中国繁殖了,10-11月迁离中国中部繁殖地。常单独或成对活动。行动敏捷,善于藏匿,平时总是躲躲闪闪地在低矮而茂密的灌丛中活动和觅食。停息时亦多站在低矮枝上,一般不上到高的树上活动,即使在鸣唱时亦是如此。有时也飞到空中或下到地上捕食昆虫。 主要以鳞翅目和鞘翅目昆虫与昆虫幼虫为食。 叫声是粗哑的chek 叫声。鸣声为甜美的高颤音ciccy, ciccy, ciccy, ciccy, see。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