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鹨

田鹨

英文名:Paddyfield Pipit
别    名: 大花鹨、花鹨、理氏鹨、东方田鹨
  • 纲:鸟纲
  • 目:雀形目
  • 科:麻雀科
  • 属:鹨属

田鹨简介导读

田鹨
英文名:Paddyfield Pipit

纲目科属:
雀形目 / Passeriformes
麻雀科 / Passeridae
鹨属 / Anthus Rufulus

田鹨 / Paddyfield Pipit

描述:体大(16厘米)而站势高的鹨。似迁徙中的理氏鹨但体较小而尾短,腿及后爪较短,嘴也较??br>虹膜-褐色;嘴-粉红褐;脚-粉红。

叫声:起伏飞行时重复发出chew-ii, chew-ii或chip-chip-chip及细弱的啾啾叫声chup-chup。

分布范围:印度至缅甸、东南亚及中国西南。

分布状况:常见于四川南部及云南;越冬鸟至广西及广东。

习性:见于稻田及短草地。急速于地面奔跑,进食时尾摇动。

注:常被视为理氏鹨的一亚种。

[又:有关”理氏鹨”和”田鹨”的分类、亚种分化及命名(中文名)等问题,情况比较复杂,此处所给出的中文名依其英文名而来以供读者参考,并不见得十分贴切和妥当。还请读者参考郑作新先生的著作(1976, 1987, 1994)和Inskipp et al.(1996)所著的《东洋界鸟类名录详释》(An Annotated Checklist of the Birds of the Oriental Region)一书。– 译注]

俗名:花鹨 花鹨

分布于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奥地利、巴林、孟加拉、不丹、博茨瓦纳、文莱达鲁萨兰国、布隆迪、柬埔寨、喀麦隆、乍得、中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塞浦路斯、丹麦、吉布提、埃及、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几内亚、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日本、约旦、哈萨克斯坦、肯尼亚、韩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威特、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莱索托、利比亚、马拉维、马来西亚、马里、毛里塔尼亚、蒙古、摩洛哥、莫桑比克、缅甸、纳米比亚、尼泊尔、尼日利亚、阿曼、葡萄牙、卢旺达、沙特阿拉伯、斯洛伐克、索马里、南非、南苏丹、斯里兰卡、苏丹、斯威士兰、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泰国、突尼斯、土库曼斯坦、乌干达、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越南、也门、赞比亚、津巴布韦。 旅鸟:阿富汗、比利时、保加利亚、刚果、捷克共和国、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拉脱维亚、黎巴嫩、卢森堡、马耳他、黑山、荷兰、挪威、巴基斯坦、波兰、卡塔尔、塞尔维亚 、西班牙、瑞典、瑞士、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土耳其。 产地不确定:吉尔吉斯斯坦、尼日尔、巴勒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西撒哈拉。
田鹨上体主要为黄褐色或棕黄色,头顶、两肩和背具暗褐色纵纹,后颈和腰纵纹不显著或无纵纹。尾上覆羽较棕、无纵纹,尾羽暗褐色具沙黄色或黄褐色羽缘,中央一对尾羽羽缘较宽,最外侧一对尾羽大都白色或几全为白色,仅内翈近羽基处羽缘灰褐色,次一对外侧尾羽外翈白色,内翈羽端具较窄的楔状白斑,羽轴暗褐色。翼上覆羽黑褐色,小覆羽具淡黄棕色羽缘,中覆羽和大覆羽具较宽的棕黄色羽缘。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暗褐色具窄的棕白色羽缘,三级飞羽黑褐色具宽的淡棕色羽缘。眉纹黄白色或沙黄色。颏、喉白色沾棕,喉两侧有一暗色纵纹。胸和两胁皮黄色或棕黄色,胸具暗褐色纵纹,下胸和腹皮黄白色或白色沾棕。 虹膜褐色,嘴角褐色,上嘴基部和下嘴较淡黄。脚角褐色,甚长,后爪亦甚长。后爪长于后趾。 上喙较细长,先端具缺刻;翅尖长,内侧飞羽(三级飞羽)极长,几与翅尖平齐;尾细长,外侧尾羽具白。 大小量度:体重♂20-43克,♀20-38克;体长♂150-201毫米,♀150-200毫米;嘴峰♂12-19毫米,♀11-15毫米;翅♂77-99毫米,♀73-94毫米;尾♂58-91毫米,♀56-82毫米;跗蹠♂25-34毫米,♀24-29毫米。
迁徙 在中国主要为夏候鸟,部分在南方为冬候鸟或留鸟。通常在4月中下旬迁来北方繁殖地,10月中下旬开始南迁。 习性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迁徙季节亦成群。有时也和云雀混杂在一起在地上觅食。多栖于地上或小灌木上。飞行呈波浪式,多贴地面飞行。鸟鸣起伏飞行时重复发出chew-ii,chew-ii或chip-chip-chip及细弱的啾啾叫声chup-chup。 食性 主要以昆虫为食,常见种类有鞘翅目甲虫、直翅目蝗虫、膜翅目蚂蚁以及鳞翅目成虫幼虫等。在蝗虫一带,食蝗虫为主,是消灭蝗虫天然助手。多在地上奔跑觅食。夏季食昆虫,秋冬吃草籽。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