鸲蝗莺

鸲蝗莺

英文名:Savi’s Warbler
别    名:
  • 纲:鸟纲
  • 目:雀形目
  • 科:莺科
  • 属:蝗莺属

鸲蝗莺简介导读

鸲蝗莺
英文名:Savi’s Warbler

纲目科属:
雀形目 / Passeriformes
莺科 / Sylviidae
蝗莺属 / Locustella Luscinioides

鸲蝗莺 / Savi\'s Warbler

描述:中等体型(14厘米)的单调橄榄灰色莺。上体单色,眉线模糊,眼下方有半圈白色。下体偏白,上胸、胸侧、两胁及尾下覆羽浅粉皮黄,胸侧散有偏褐色纵纹。尾下覆羽羽端白色而略成锯齿纹。

虹膜-褐色;嘴-上嘴暗角质色,下嘴粉红;脚-浅肉色。

叫声:叫声ching ching似大山雀,也有轻柔的puitt声。鸣声开始时轻缓逐渐增至生硬的嘁喳声surrrrrrrr…声似蝼蛄。

分布范围:欧洲及乌克兰,越冬至西非;另见于中亚至蒙古,越冬至东非。

分布状况:亚种fusca为迷鸟在新疆西部有过几次记录,但可能在喀什及天山地区有繁殖现象,应多加留意。

习性:栖于近淡水或咸水的棘丛。虽隐匿但不甚惧生。在地面笨拙拖行及奔走,似老鼠将尾举在空中。

世界 原产地: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亚美尼亚、奥地利、巴林、白俄罗斯、比利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喀麦隆、中国、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丹麦、埃及、厄立特里亚、爱沙尼亚、埃塞俄比亚、芬兰、法国、德国、加纳、希腊、匈牙利、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约旦、哈萨克斯坦、科威特、拉脱维亚、黎巴嫩、利比亚、立陶宛、马其顿、马里、马耳他、毛里塔尼亚、摩尔多瓦、黑山、摩洛哥、荷兰、尼日利亚、巴勒斯坦领土,被占领、波兰、葡萄牙、卡塔尔、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中亚区,欧洲区)、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南苏丹、西班牙、苏丹、瑞典、瑞士、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突尼斯、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乌兹别克斯坦。 游荡:乍得、直布罗陀、爱尔兰、肯尼亚、卢森堡、挪威、阿曼。 中国 新疆(喀什南部、疏勒、博斯腾湖、伊犁河流域、伊宁、哈巴河、布尔津、富蕴、吐尔洪)(繁殖鸟)。
雌雄两性羽色相似。上体从头至尾概呈棕褐色或锈褐色,无斑纹;眉纹不甚明显为棕白色;贯眼纹黑褐色;两翅与背同色,但飞羽较淡,第1枚飞羽短,呈披针形,常常短于腕部翅上覆羽,第2枚飞羽最长(极少数为3),第2枚飞羽内翈缘无缺刻,第3枚飞羽外翈缘近端部无狭缘。第2枚飞羽较第3枚长,形成翅尖;尾较翅短,呈凸形,外侧尾羽从内向外依次变短,最外侧尾羽常较中央尾羽短15毫米左右,尾具不明显的深浅两色相间横斑。下体的颏、喉、腹白色,胸和两胁黄褐色;尾下覆羽亦为黄褐色,稍具一点白色尖端。 幼鸟和成鸟相似,但上体较暗,胸和两胁亦较暗和较亮。 虹膜淡褐色;嘴褐色;脚淡肉色。 大小量度:体重14-18克;体长大约140毫米;嘴峰16-17毫米;翅♂68-72.2毫米,♀64-67毫米;尾58-62毫米;跗蹠21-22毫米。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性活泼,行动敏捷,善于藏匿,平时多隐藏在芦苇丛草丛下部或地上活动和觅食,既能在地上急速奔跑跳跃,也能攀缘在芦苇茎和草茎上,喜欢不停的摆尾,有时也上到芦苇或灌丛的上部,但一有惊扰,立刻就落入灌丛和草丛,甚至常常躲藏在厚密的灌丛和草丛中鸣唱,往往只闻其声,不见其影。鸣声为流畅的"pluee"或尖锐的"zwee",求偶鸣声为连续快速的"tik-tik-tik…“,越来越快,最后转为颤抖音。在繁殖期间常常整天鸣唱不息,尤以早晨和黄昏鸣叫最为起劲,有时晚上也鸣叫。 主要以昆虫、蜘蛛等动物性食物为食。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