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颈苇鹀

红颈苇鹀

英文名:Ochre-rumped Bunting
别    名: 黑头
  • 纲:鸟纲
  • 目:雀形目
  • 科:燕雀科
  • 属:鹀属

红颈苇鹀简介导读

红颈苇鹀
英文名:Ochre-rumped Bunting

纲目科属:
雀形目 / Passeriformes
燕雀科 / Fringillidae
鹀属 / Emberiza Yessoensis

红颈苇鹀 / Ochre-rumped Bunting

描述:体型略小(15厘米)的鹀。繁殖期雄鸟头黑,似芦鹀及苇鹀,但无白色的下髭纹,腰及颈背棕色。繁殖期雌鸟似雄鸟,头部图纹似雌芦鹀但区别为下体较少纵纹且色淡,颈背粉棕色,头顶及耳羽色较深。非繁殖期雄鸟似雌鸟但喉色深。

虹膜-深栗;嘴-近黑;脚-偏粉色。

叫声:由高芦苇丛中作叫,鸣声为简短的啾啾声常有短促颤音。叫声为短促的tick。飞行时发出bschet叫声,似芦鹀。

分布范围:繁殖于日本、中国东北及西伯利亚的极东南部;越冬往南至日本沿海、朝鲜及中国东部。

分布状况:不常见且列为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亚种continentalis繁殖于中国东北的沼泽地带(哈尔滨、齐齐哈尔及兴凯湖区);越冬于江苏及福建沿海;迁徙时见于辽宁、河北及山东;漂鸟至香港。

习性:栖于芦苇地及有矮丛的沼泽地以及高地的湿润草甸。越冬在沿海沼泽地带。

原产地:中国、日本、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蒙古和俄罗斯联邦(东亚区)。 游荡:中国香港。
红颈苇鹀雄性成鸟(夏羽):整个头部、颏和喉均黑色,具不大明显的棕白色眉纹;后颈和上背栗红色;背和肩羽栗褐色而具黑色和锈色斑纹;腰和尾上覆羽栗红色;小覆羽灰褐具栗色羽缘,中和大覆羽黑褐而具宽阔的栗色羽缘及大型黑色羽干斑;小翼羽和初级覆羽暗褐色;飞羽角褐色,初级飞羽具较窄的棕栗色羽缘,其余飞羽具宽的栗红色羽缘,内侧次级飞羽还具大型黑色羽干斑;中央一对尾羽栗红具褐色轴斑,其余尾羽黑褐具栗色窄缘,最外一对尾羽的楔状白斑,由内翈先端斜贯外翈基部;次对尾羽白斑较狭长,从内翈先端靠近羽轴并延至尾的1/3-1/2处;喉与颈侧间杂以白色;下体余部棕白色,胸部沾栗色,两胁有锈褐色纵斑;尾下覆羽,翼下覆羽和腋羽均白色。 雌性成鸟(夏羽):色似雄鸟,但头部黑褐而具锈栗色斑纹;眉纹宽,黄白色;颏和喉黄白色,颧纹黑色。 雄性成鸟(冬羽):头和上体的栗色羽缘特别发达,部分遮盖头和背面的黑色,使上体呈浅栗色;颏和喉的黑色部分具棕灰色羽缘。 虹膜褐色;嘴黑褐色,雌鸟的上嘴角褐,下嘴肉黄色;脚赤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13-21克,♀12-20克;体长♂128-150毫米,♀126-140毫米;嘴峰♂9-11毫米,♀18-21毫米;翅♂61-72毫米,♀57-77毫米;尾♂59-71毫米,♀53-71毫米;跗蹠♂17-20毫米,♀17-20毫米。
常成对或单独活动,迁徙期间和冬季亦见成6-7只或10余只小群,活动在草丛与灌木丛中,性极机警,遇人立即飞出或隐藏于灌丛中,一般不做长距离飞翔,即使受到干扰亦不远飞,飞行20-30米又落入草丛或灌丛。繁殖期间雄鸟站在柳条或蒿草尖上鸣叫,以早晨鸣唱最烈。鸣声尖锐,单调而重复,在百米之内均能听到。 主要以禾本科植物草子和谷粒为食,包括一些豆科植物的种子,繁殖期间也吃大量的鳞翅目昆虫幼虫、鞘翅目昆虫及淡水螺等。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