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雀

松雀

英文名:Pine Grosbeak
别    名:
  • 纲:鸟纲
  • 目:雀形目
  • 科:燕雀科
  • 属:松雀属

松雀简介导读

松雀
英文名:Pine Grosbeak

纲目科属:
雀形目 / Passeriformes
燕雀科 / Fringillidae
松雀属 / Pinicola Enucleator

松雀 / Pine Grosbeak

描述:体大(22厘米)而尾长的雀。嘴厚而带钩,两道明显白色翼斑与近黑的翼成对比。成年雄鸟深粉红色,具别致的脸部灰色图纹。成年雌鸟似雄鸟但橄榄绿色取代粉红色。幼鸟全身灰暗,具皮黄色的翼斑。与白翅交嘴雀雄雌两性的图纹相似,但嘴成钩状而非交叉,翼斑不如其显著,尾开叉较浅且色彩不显浓重。

虹膜-深褐;嘴-灰色,下嘴基粉红;脚-深褐。

叫声:鸣声为响亮悦耳的颤鸣加笛声及颤音。叫声为似笛的哨音teu-teu-teu,中间音最高。群鸟进食时作轻啾啾声。告警时发出似喘息声caree。

分布范围:繁殖在北美、欧洲及亚洲的针叶林,一般在北纬65°以北的地区。冬季南迁。

分布状况:甚罕见。亚种pacatus偶见在黑龙江越冬;kamtshatkensis于黑龙江西部、辽宁,据报道还见于四川南部及东部。

习性:甚不惧人。冬季成群取食浆果和种子。

原产地:加拿大、中国、芬兰、日本、哈萨克斯坦、拉脱维亚、蒙古、挪威、俄罗斯联邦、圣皮埃尔和密克隆、斯洛伐克、瑞典和美国。 游荡:奥地利、比利时、百慕大、捷克的、丹麦、法国、德国、格陵兰、匈牙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黑山、荷兰、波兰、塞尔维亚、瑞士、乌克兰和英国。 繁殖在北美、欧洲及亚洲的针叶林,一般在北纬65°以北的地区。冬季南迁。 北方亚种偶见在中国黑龙江越冬;堪察加亚种见于黑龙江西部、辽宁,据报道还见于四川南部及东部。
松雀雄鸟额、头顶、枕、后颈、头侧和颈侧玫瑰红色,眼先和经过的一条贯眼纹黑色,眼下区灰色,颊和耳羽玫瑰红色。背、肩暗灰褐色或黑色,羽缘玫瑰红色或深红色,轴纹淡色,下背和腰玫瑰红色,尾上覆羽灰色,羽端玫瑰红色。两翅和尾羽褐色或黑色,翅上中覆羽和大覆羽具粉红白色或白色羽缘和端斑,两翅叠合时在翅上形成两道明显的翅斑。内侧飞羽外翈羽缘白色,外侧飞羽外翈羽缘粉白色。颏灰色,喉、胸、上腹和两胁玫瑰红色,腹灰色,尾下覆羽基部黑色,羽缘灰白色,腋羽灰色。 雌鸟头顶橄榄黄色,枕和头侧暗橄榄黄色。背、肩鼠灰色,羽缘橄榄黄色或橙黄色具暗色条纹,腰和尾上覆羽橄榄黄色或橙黄色,两翅和尾同雄鸟,但中覆羽羽缘白色,下体灰色,喉、胸缀橄榄黄色。 幼鸟和雌鸟相似。 虹膜暗红色或褐色,嘴黑褐色或铅黑色,下嘴较淡,脚黑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52-57克,♀48-57克;体长♂201-213毫米,♀192-213毫米;嘴峰♂13-14.6毫米,♀13.55-14.5毫米;翅♂103-111毫米,♀99.3-108毫米;尾♂85-95毫米,♀82-90毫米;跗蹠♂21.5-26毫米,♀19.5-26毫米。
松雀在中国为冬候鸟。每年10-11月迁来,翌年3-4月北迁。除繁殖期间单独或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数只或10多只的小群,冬天常常结成小群到山下。在树上枝叶间,有时也下到林下灌丛中或地上活动和觅食。对人不太惧怕。性活泼,常频繁地在树枝间跳来跳去或飞上飞下。善于藏匿,遇到惊扰,立即藏于树叶丛中或飞走,飞行呈上下起伏的波浪式。鸣声为响亮悦耳的颤鸣加笛声及颤音。叫声为似笛的哨音“teu-teu-teu”,中间音最高。群鸟进食时作轻啾啾声。告警时发出似喘息声。 主要以松子、橡子等树木种子、果实和叶芽为食,也吃灌木果实、种子和草子。繁殖期间也吃部分昆虫。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