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雀鹛

高山雀鹛

英文名:Chinese Fulvetta
别    名:
  • 纲:鸟纲
  • 目:雀形目
  • 科:莺科
  • 属:雀鹛属

高山雀鹛简介导读

高山雀鹛
英文名:Chinese Fulvetta

纲目科属:
雀形目 / Passeriformes
莺科 / Sylviidae
雀鹛属 / Alcippe Striaticollis

高山雀鹛 / Chinese Fulvetta

描述:中等体型(12厘米)的灰色雀鹛。眼白色,喉近白而具褐色纵纹。上体灰褐,头顶及上背略具深色纵纹;下体浅灰;眼先略黑,脸颊浅褐。两翼棕褐,初级飞羽羽缘白色成浅色翼纹。

虹膜-近白;嘴-角质褐色;脚-褐色。

叫声:不同音量的清晰似口技声的tsway ahh-tsway ahh。

分布范围:中国中部及西藏东南部特有种。

分布状况:常见于海拔2200~4300米山区的栎树灌丛及荆棘丛。分布从甘肃南部经四川至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

习性:结小群栖于多荆棘栎树林及森林,冬季下迁。

分布范围:中国中部及西藏东南部特有种。 分布状况:常见于海拔2200~4300米山区的栎树灌丛及荆棘丛。分布从甘肃南部经四川至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 国内分布:青海(班玛,昂欠),甘肃(文县,舟曲),西藏(芒康,昌都地区澜沧江上游,西南部),四川(康定,巴塘,白玉,松潘,若尔盖,宝兴),云南(中甸)
雌性蚜 体长椭圆形,腹部末端伸长;体长2.48mm,体宽0.98mm。玻片标本身体淡褐色;中胸背板毛腹部背片Ⅴ各有1对大型中缘斑;触角节Ⅲ端半、节Ⅳ褐色,节Ⅴ—Ⅵ断裂;足各节淡褐色;喙端部褐色;腹管褐色,尾片、尾板、生殖板淡褐色。触角节Ⅲ—Ⅵ、跗节Ⅱ小刺突横瓦纹;尾片及尾板小刺突横纹。头顶毛、头背前部1对毛褐色背片Ⅷ1对中毛粗长,尖锐,其余体背毛短于头顶毛。头顶毛1对,头背毛4对;腹部背片Ⅰ—Ⅶ中、缘毛各1对,均位于背斑;背片Ⅷ有毛10根。头顶毛长0.072mm,腹部背片Ⅰ缘毛长0.041mm,背片Ⅷ背毛长0.072mm,分别为触角节Ⅲ最宽直径1.75倍、1.00倍及1.75倍。中额明显隆起,高于触角瘤。所有标本触角仅见4节,其余节断裂;节Ⅲ长0.68mm,节Ⅰ—Ⅲ长度比例:15:12:100:53(断裂);触角毛短尖,节Ⅰ—Ⅱ毛稍长于其他节的毛;节Ⅰ—Ⅳ毛数:4或5、3或4、22—28、9根。喙端达前足基节,节Ⅳ十Ⅴ粗短钝,长0.057mm,与基宽约等,为后足跗节Ⅱ的0.42倍;端部有毛4对,其中次生毛1对。前足基节稍膨大,后足胫节膨大,全节分布小圆形伪感觉圈。后足股节长0.55mm,为触角节Ⅲ0.80倍;后足胫节长0.95mm,为体长0. 38倍;胫节端部毛分化。跗节Ⅰ毛序:5,5,5。腹管短截断状,长0.052mm,为基宽0.94倍;有毛26根。尾板宽舌形,有毛60—62根。生殖板半球形,有毛28根,其中前部毛6根。 观察标本 5头无翅孤雌蚜和2头若蚜,1986-Ⅸ-25,甘肃(榆中县兴隆山2470m),No.8864,寄主:竹类,钟铁森和张广学采。
习性:结小群栖于多荆棘栎树林及森林,冬季下迁。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