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树莺

日本树莺

英文名:Japanese Bush-Warbler
别    名: 短翅树莺、告春鸟、树莺
  • 纲:鸟纲
  • 目:雀形目
  • 科:莺科
  • 属:树莺属

日本树莺简介导读

日本树莺
英文名:Japanese Bush-Warbler

纲目科属:
雀形目 / Passeriformes
莺科 / Sylviidae
树莺属 / Cettia Diphone

日本树莺 / Japanese Bush-Warbler

描述:中等体型(15厘米)的全橄榄褐色树莺。具明显的皮黄白色眉纹和近黑色的贯眼纹。下体乳白,有弥漫型淡皮黄色胸带,两胁及尾下覆羽橄榄褐色。比远东树莺较少偏红色,下体较白。亚种riukiuensis较borealis的灰色为重且体型较?S啄裣绿迦榛粕?br>虹膜-褐色;嘴-上嘴褐色,下嘴粉色;脚-粉红。

叫声:有节奏哨音接以三音hot-ket-kyot。一连串下降的双哨音 pe-chew, pe-chew, pe-chew。叫声为干涩的滴答声响。亚种borealis的鸣声据称为响亮、短促而哀伤的哨音似koo-goo-oo-oo-ook…tulee-tulee。

分布范围:繁殖于日本及中国东北部,越冬于中国东部及台湾。

分布状况:甚常见。亚种borealis繁殖于中国东北的小兴安岭、长白山及开道地区;迁徙经山东及华东省份至台湾越冬。cantans也于台湾越冬。riukiuensis曾于江苏有过记录。

习性:栖于茂密的竹林灌丛及草地,高可至海拔3000米。一般隐身独处。

世界 原产地:中国、日本、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共和国、菲律宾、俄罗斯联邦(东亚区)。 引进:美国。 中国 黑龙江(小兴安岭)、吉林(长白山)、辽宁(丹东)、陕西(南部太白山)、甘肃(东南部、武山南部)、山西(永济、沁水)、云南、河北、河南(罗山)、江苏、浙江(繁殖鸟、夏候鸟),迁徙或越冬于山东(青岛)、福建(福州、厦门)、四川(东北部及中部)、贵州(罗甸)、湖北、湖南(醴陵)、广东、海南东南部及香港和台湾。
日本树莺雌雄两性羽色相似。上体概呈棕褐色,前额、头顶特别鲜亮;腰和尾上覆羽的色泽较浅;眉纹,自嘴基沿眼上方伸至颈侧,呈淡皮黄色;自眼先,穿过眼睛向后延伸至枕的贯眼纹,呈深褐色;颊及耳羽呈淡褐和黄白色相混杂;飞羽暗棕褐色,各羽外翈与背同呈棕褐色;尾羽亦暗棕褐色,但较淡。下体污白,胸、两胁和尾下覆羽沾皮黄色。(普通亚种) 虹膜褐色;上嘴褐色,下嘴淡灰褐色;脚灰角色。 东北亚种:上体灰褐色或草黄褐色;额头及尾羽的褐色较明显;两翼褐色,羽缘草黄色。暗褐色的贯眼纹与苍白的眉纹甚明显。颏、喉及腹部污白;体侧及胸部沾棕黄。似芦莺而体型稍小,有明显的眉纹,嘴不及芦莺粗壮,尾呈平尾状。雌、雄两性羽色相似。 台湾亚种:上体橄榄褐色,下体较琉球为淡,胸和两胁均沾橄榄色;体形小,翅长64-69毫米。 琉球亚种:上体较台湾亚种为淡,更多灰色,下体近白;翅长70-73毫米。 库页岛亚种:上体较台湾亚种更多纯灰绿色,更少橄榄色。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性胆怯,善于藏匿多在灌丛或草丛下部低枝间或地面活动觅食,一般不易见到。繁殖期间喜欢站在在高的灌木和幼树的顶枝间鸣叫,一见人则立刻降到灌丛中,并较长时间不再鸣唱,要人未离开时即使恢复鸣叫,亦多是躲藏要茂密的枝叶间,常常仅听其声,不见其影。 鸣声清脆响亮,一般在上午5-10点鸣叫。繁殖季节,雄鸟常站在灌丛枝头鸣叫,它的鸣叫声可分为两种,即鸣唱和惊叫声。雄鸟在巢前期以歌唱声似"gulu-gulu-lu-fenqiu”,共计5个音章节,前两个音节短促,第3个音节为"lu”,其单调较长,第4和第5音节为"fen"和"qiu",其中"fen"节较高而短,"qiu"节较长,两音节连接紧密。遇危险时常发出似雄鸟的惊叫声,一般为两声,似"de,de"。其惊叫声短而急促,常在遇危险时发出。 主要食物是鳞翅目成虫和幼虫,占28%,其中有拟尺蠖蛾科、枯叶蛾科、毒蛾科、挟蝶科等昆虫;同翅目成虫和幼虫,占28%,其中有沧味虫科、浮尘子科、蚜虫科等昆虫;直翅目昆虫占9.3%,其中有蝗科昆虫;膜翅目成虫,占4.7%,其中有小蜂科、叶蜂科等昆虫。其全部食物中昆虫占70%以上,此外,蜘蛛占28%。所吃的食物有蝽象、梨虎、蝗虫、叶甲、蝉、叩头虫科、蚊科、毛虫、蛾等鳞翅目成虫和幼虫,其中以鞘翅目出现次数最多,约占总数的61.1%,其次为鳞翅目昆虫,出现频率少的是襀翅目和半翅目昆虫。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