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斑绿柳莺

双斑绿柳莺

英文名:Two-barredWarbler
别    名: 柳串儿、柳串叶
  • 纲:鸟纲
  • 目:雀形目
  • 科:莺科
  • 属:柳莺属

双斑绿柳莺简介导读

双斑绿柳莺
英文名:Two-barredWarbler

纲目科属:
雀形目 / Passeriformes
莺科 / Sylviidae
柳莺属 / Phylloscopus Plumbeitarsus

双斑绿柳莺 / Two-barredWarbler

描述:中等体型(12厘米)的深绿色柳莺。具明显的白色的长眉纹而无顶纹,腿色深,具两道翼斑,下体白而腰绿。与暗绿柳莺的区别为大翼斑较宽较明显并具黄白色的小翼斑,上体色较深且绿色较重,下体更白。有时头及颈略沾黄色。较极北柳莺体小而圆。与黄眉柳莺的区别在嘴较长且下嘴基粉红,三级飞羽无浅色羽端。

虹膜-褐色;嘴-上嘴色深,下嘴粉红;脚-蓝灰。

叫声:响亮特别的干涩似麻雀的三音节平调chi-wi-ri声。鸣声似暗绿柳莺。

分布范围:繁殖于东北亚及中国东北,越冬至泰国及印度支那。

分布状况:常见。繁殖于中国东北;迁徙经中国大部地区而于海南岛越冬。

习性:繁殖于针落叶混交林、白桦及白杨树丛,高可至海拔4000米。越冬于次生灌丛及竹林,高至海拔1000米。

注:有著者将此种另作一种(参见Sibley & Monroe, 1990)或作为暗绿柳莺的一个亚种(参见郑作新,1987;Baker, 1997)。这些类型在地理分布上基本无重叠,我们认为在无足够的信息时最好把此种作为暗绿柳莺超种P. trochiloides 中的一异域种。

世界 原产地:柬埔寨、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澳门、蒙古、缅甸、俄罗斯联邦(中亚区,东亚区)、泰国、越南。 旅鸟:中国香港、马来西亚、英国。 中国 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赤峰市、鄂尔多斯、阿拉善盟)、黑龙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牡丹江)、吉林(长白山、延边、通化、吉林)、辽宁(丹东、大连、营口、庄河、盖县、朝阳)、甘肃(武都)、西藏(昌都地区、南至拉萨)、北京、河北北部山地(夏候鸟),迁徙期间见于四川(南充及川西一带)、贵州(遵义)、云南(昆明、新平、永善、蒙自)、广东、海南、香港等地(旅鸟、冬候鸟)。
雌雄两性羽色相似。上体概呈橄榄绿色,头顶羽色稍暗;眉纹长而显著,呈黄白色,从嘴基沿眼上达后头。自鼻孔向后延伸至枕部的贯眼纹为暗褐色,紧邻眉纹之下从嘴基经眼延伸至脑后。颊褐,耳上覆羽为黄、褐色相混杂;飞羽和翅上覆羽均为黑褐色,飞羽、各羽外翈羽缘黄绿色或暗绿色,内翈羽缘灰白色,中覆羽和大覆羽先端白色或淡黄白色,形成两道明显的翅上翼斑;尾羽黑褐色。下体包括尾下覆羽白色或污灰白色,稍沾黄色,两胁缀以橄榄绿灰色或灰黄色;翅下覆羽和腋羽白色沾黄。 虹膜褐色或暗褐色;上嘴黑褐色,下嘴淡黄褐色;跗蹠褐色或暗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7-12.5克,♀6-8.5克;体长♂99-119毫米,♀106-118毫米;嘴峰♂9-11毫米,♀9-11毫米;翅♂57-63毫米,♀56-63毫米;尾♂44-56毫米,♀40-48毫米;跗蹠♂17-21毫米,♀17-20毫米。
夏候鸟,部分冬候鸟和旅鸟。每年4月迁来中国东北繁殖地,秋季于9月未至10月初开始南迁,最晚在10月25日还见于长白山。 性活跃,常在树枝间飞来飞去;冬季多在次生林或灌丛中活动。鸣声似暗绿柳莺。叫声特别的干涩似麻雀的三声节的平调"chi-wi-ri”声。主要食物为昆虫,如甲虫、蝽象、虻、鳞翅目昆虫,以及蜘蛛等动物性食物。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