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草鹛

棕草鹛

英文名:Tibetan Babax
别    名:
  • 纲:鸟纲
  • 目:雀形目
  • 科:莺科
  • 属:草鹛属

棕草鹛简介导读

棕草鹛
英文名:Tibetan Babax

纲目科属:
雀形目 / Passeriformes
莺科 / Sylviidae
草鹛属 / Babax Koslowi

棕草鹛 / Tibetan Babax

描述:中等体型(28厘米)的黄褐色草鹛。上体棕褐而具浅色鳞斑,眼先偏黑,头侧偏灰。上背羽羽缘灰色,两翼及尾棕褐,初级飞羽羽缘灰色。喉灰,胸浅黄褐而具灰色鳞状斑纹,翼下及尾下覆羽浅黄褐。

虹膜-黄色;嘴-近黑;脚-黑褐。

叫声:尚无记录。

分布范围:中国西藏东部山谷地区的特有种。

分布状况: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仅在青海南部、四川西北部及西藏东南部海拔3350~4500米的地带有记录。

习性:同其他草鹛,隐匿于矮丛地带、多岩地区及荒芜的耕地。

棕草鹛是中国特产鸟类,主要分布于中国青海玉树、囊谦、杂多和西藏然乌、察雅、左贡及昌都地区。 指名亚种主要分布于中国西藏昌都地区澜沧江支流杂楚河流域,往北达青海南部囊谦、杂多、玉树、昂欠一带。玉曲亚种主要分布于中国西藏东南部怒江支流和雅鲁藏布江支流帕隆藏布江上游以及八宿、然乌、左贡、察雅等地。
雄鸟:整个上体从头至尾棕褐色或深棕色。额至枕部羽色较深较浓,背部羽色较头部浅淡微具棕灰色羽缘,因而使背部略呈深棕色或棕褐色羽缘;腰转为浅灰棕色或灰棕褐色,翅上覆羽棕栗色或深棕色,外翈羽缘较浅淡;飞羽棕褐色,外侧初级飞羽外嘲大都灰色或棕灰色,内侧初级飞羽基部棕色。头侧灰色或灰白色,眼先黑色,颊灰棕黄色,耳羽棕褐至暗棕褐色,有的具浅灰棕色羽缘,颈侧棕褐色具宽的棕白或灰白色羽缘。颏、喉棕白色或灰色微沾棕黄色,胸、腹和两胁棕栗色或深棕色、具棕白或灰棕黄色羽缘,因而在胸和两胁形成棕栗色或深棕色纵纹;腹中部纯灰棕黄色,下腹灰白色;尾下覆羽和覆腿羽呈棕褐色,尾下覆羽具灰棕黄色羽缘,腋羽和翼下覆羽棕色或棕褐色。 雌鸟:雌鸟和雄鸟大致相似,但上体较多褐色,几纯为深棕色或棕褐色,两翅和尾羽色亦较雄鸟深暗,颈侧为浓棕栗色。其余似雄鸟。 两亚种的区别主要在于指名亚种尾羽下面棕褐色,外侧初级飞羽外翻灰色,其余翅表面棕褐色,下体纵纹细而明显;而玉曲亚种尾羽下面为浓棕栗色,外侧飞羽外翈灰棕色或棕红色,其余翅表面棕栗色,下体纵纹宽而不明显,多栗色。 虹膜暗褐色,嘴、脚黑色。
主要栖息于海拔3700-3900米的青藏高原。常见在河流、溪谷灌丛、林缘灌丛、阶地稀疏的松柏树林、木本委陵菜和刺忍冬等灌丛中,有时也活动于农田地边,很少进到茂密的森林。常单独、成对或成3-5只小群活动,主要为地栖性,多在地面和灌丛中地上活动和觅食,有时也栖于树上灌木上。性机警,行动敏捷,一般不甚呜叫,但受干扰时常呜叫不已,并不断飞到树上,当人接近时,又迅速飞下落入灌丛中,并迅速逃窜。食性主要以叶甲、鞘翅目成虫、鳞翅目幼虫等各种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草子、青稞等植物性食物。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