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角鸮

领角鸮

英文名:Collared Scops Owl
别    名:
  • 纲:鸟纲
  • 目:鸮形目
  • 科:鸱鸮科
  • 属:角鸮属

领角鸮简介导读

领角鸮
英文名:Collared Scops Owl

纲目科属:
鸮形目 / Strigiformes
鸱鸮科 / Strigidae
角鸮属 / Otus Bakkamoena

领角鸮 / Collared Scops Owl

描述:体型略大(24厘米)的偏灰或偏褐色角鸮。具明显耳羽簇及特征性的浅沙色颈圈。上体偏灰或沙褐,并多具黑色及皮黄色的杂纹或斑块;下体皮黄色,条纹黑色。

虹膜-深褐;嘴-黄色;脚-污黄。

叫声:雄鸟发出轻柔的升调woop声,及一连串间隔一秒钟的粗哑叫声。雌鸟叫声较尖而颤,为降调的wheoo或pwok声,每分钟约五次,也发轻柔的吱吱声。雄雌鸟常成双对唱。

分布范围:印度次大陆、东亚、中国、日本、东南亚、大巽他群岛及菲律宾。

分布状况:甚常见的角鸮,可至海拔1600米,包括城郊的林荫道。亚种ussuriensis 由中国东北至陕西南部;erythrocampe在中国于北纬32°以南;lettia在西藏东南部;umbratilis在海南岛;glabripes在台湾。

习性:大部分夜间栖于低处,繁殖季节叫声哀婉。从栖处跃下地面捕捉猎物。

注:有著者将此种分为印度角鸮O. bakkamoena和领角鸮O. lempiji。如此中国境内所有亚种除lettia外应均属O. lempiji。作者此处从Inskipp et al.(1996), 归其为一种。

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泰国和越南。 从喜马拉雅山脉东部起,从尼泊尔东部到阿萨姆邦,南部到孟加拉东部、缅甸、泰国、中国南部(包括海南岛和台湾岛)
领角鸮体长23-25厘米,翼长158-188毫米。尾长75-102毫米,体重100-170克。雌性通常比雄性更大更重。面部圆盘呈暗黄色,带有一些暗淡的同心圆斑。 上体呈斑驳浅黄褐色,有斑点和雀斑,带有黑色和浅黄色,以及浅灰黄色(灰褐色变种)或棕褐黄色(红褐色变种)。肩胛处有淡黄色的羽毛,在翅膀上形成一条模糊的条纹。后颈上有两个浅色的领子。 下体呈浅棕色,带有小箭头状轴状条纹。该物种的脚趾基部有羽毛,呈肉灰色至暗橄榄色,带有黄白色的脚垫。爪子的颜色与脚趾相同。 虹膜为深棕色至橙棕色。喙呈角质状绿色,尖端较浅。下颌呈淡黄色。
领角鸮是一种夜行动物,白天很少见到。白天栖息在茂密的枝条上,伫立栖息,一动不动。 发出单一的、柔和的叫声“buuo”,每隔大约12-20秒重复一次。鸣叫声可能会持续15分钟或更长时间。 主要以甲虫、蚱蜢和其他昆虫为食,但也会吃蜥蜴、老鼠和小鸟。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