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林鸮

乌林鸮

英文名:Great Grey Owl
别    名: 哈日-乌盖勒 猫头鹰 夜猫子
  • 纲:鸟纲
  • 目:鸮形目
  • 科:鸱鸮科
  • 属:林鸮属

乌林鸮简介导读

乌林鸮
英文名:Great Grey Owl

纲目科属:
鸮形目 / Strigiformes
鸱鸮科 / Strigidae
林鸮属 / Strix Nebulosa

乌林鸮 / Great Grey Owl

描述:体型硕大(65厘米)的灰色鸮鸟。无耳羽簇,面庞具独特深浅色同心圆,眼鲜黄色,眼间有对称的”C”形白色纹饰。喉中部黑色,两旁白色的领线平延成面庞的底线。通体羽色浅灰,上、下体均具浓重的深褐色纵纹。两翼及尾具灰色及深褐色横斑。比灰林鸮或长尾林鸮的体型都大许多。

虹膜-黄色;嘴-黄色;脚-橘黄。

叫声:求偶叫声为一连串的10个或更多的呼呼声,间隔半秒钟,收尾时音调音量渐衰。雌鸟回以细弱的chi eop-chiepp-chiepp声。也发出嗥叫及呼噜声。告警叫声为低而尖的grrroooo声。

分布范围:古北界极北部的森林。

分布状况:在中国极其罕见。亚种lapponica为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和大兴安岭留鸟。

习性:栖于针叶林及混交林或落叶林。性沉静或有攻击性,通常在巢区附近一无所惧。

俗名:哈日-乌盖勒 猫头鹰 夜猫子

乌林鸮在中国内分布于黑龙江大兴安岭塔河、呼玛、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根河、博克图、科尔沁右翼前旗。中国外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洲,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芬兰,经前苏联欧洲部分、西伯利亚泰加林南缘、蒙古北部肯达山,一直往东到阿拉斯加、加拿大和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爱达荷州和蒙塔那州西部。
乌林鸮头大而圆,面盘显著,呈圆盘形、灰色或灰白色,具一些呈波状的黑色同心圆圈。眼先、眼上和眼下白色并连结一起形成显著的新月形斑,皱领羽毛特密集、黑褐色而杂有白色横斑。上体灰褐色具白色横斑及虫蠹状斑和褐色羽干纹,尤以背部纵纹较粗著,肩部较白,外翈几纯白色具少数褐色横斑。翅上初级覆羽和小翼羽较暗褐,白斑不显,大覆羽、中覆羽外翈具大型白色卵圆形斑。飞羽暗褐色具浅褐色横斑,内翈茶黄色,次级飞羽亦具浅褐色横斑,外翈微沾白色,最内侧次级飞羽同背,腰和尾上覆羽羽干纹不显。尾上覆羽较短具显著横斑,尾羽灰褐色,具5道不明显的浅白色横斑和白色斑点。颏暗褐色具少许白色斑点,喉黑色,两侧各有一块白斑,其余下体污白色,有宽阔的褐色纵纹,在一些松散的羽枝上有细的横斑。跗蹠和趾被羽,灰白色具淡褐色横斑。尾下覆羽白色,被有稀疏的横斑。 乌林鸮的虹膜黄色,嘴黄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770-780克,♀750-1005克;体长♂610毫米,♀560-640毫米;嘴峰♂40毫米,♀40-50毫米;翅♂400-420毫米,♀400-450毫米;尾♂280-300毫米,♀295-330毫米;跗蹠♂70-85毫米,♀70-100毫米。
乌林鸮除繁殖期外,常单独活动,飞翔迅速无声,常停息在高大乔木顶端,等待和观察猎物。常在晚上活动和猎食,有时白天和黄昏也活动。主要以啮齿动物为食,也吃小鸟和中型鸟类,如鸡类等。听觉非常敏锐,最大的听觉感受区在3000-6000Hz之间,能够清晰地听到啮齿类动物的高频尖叫声。叫声粗犷而单调,多在晚上呜叫,其声似“呼一呼一呼一”。求偶叫声为一连串的10个或更多的“呼呼”声,间隔半秒钟,收尾时音调音量渐衰。雌鸟回以细弱的“chieop-chiepp-chiepp”声。告警叫声为低而尖的“grrroooo”声。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