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雁

豆雁

英文名:Bean Goose
别    名: 大雁 大雁 东方豆雁 鸿 麦鹅 普通大雁 西伯利亚豆雁
  • 纲:鸟纲
  • 目:雁形目
  • 科:鸭科
  • 属:雁属

豆雁简介导读

豆雁
英文名:Bean Goose

纲目科属:
雁形目 / Anseriformes
鸭科 / Anatidae
雁属 / Anser Fabalis

豆雁 / Bean Goose

描述:体型大(80厘米)的灰色雁。与Pink-footed Goose类似但脚为橘黄色;颈色暗,嘴黑而具橘黄色次端条带。飞行中较其他灰色雁类色暗而颈长。上下翼无Pink-footed 或灰雁的浅灰色调。

虹膜-暗棕;嘴-橘黄、黄色及黑色;脚-橘黄色。

叫声:较深沉的似hank-hank的叫声。

分布范围:繁殖于欧洲及亚洲泰加林,在温带地区越冬。

分布状况:相当常见的冬候鸟。亚种rossicus及johanseni冬季分布在新疆西部喀什地区及陕西;serrirostris及sibiricus迁徙时见于中国东北部及北部,冬季在长江下游,东南沿海省份、海南及台湾。香港有不定期迷鸟。

习性:成群活动于近湖泊的沼泽地带及稻茬地。

俗名:大雁 大雁 东方豆雁 鸿 麦鹅 普通大雁 西伯利亚豆雁

分布于阿尔巴尼亚、奥地利、白俄罗斯、比利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加拿大、中国、克罗地亚、捷克共和国、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意大利、日本、哈萨克斯坦、韩国、朝鲜、拉脱维亚、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马其顿、墨西哥、蒙古、黑山、荷兰、挪威、波兰、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塔吉克斯坦、土耳其、乌克兰、英国、乌兹别克。 旅鸟:阿尔及利亚、孟加拉国、埃及、香港、冰岛、印度、爱尔兰、吉尔吉斯斯坦、黎巴嫩、马里、马耳他、摩洛哥、缅甸、尼泊尔、葡萄牙、美国。 繁殖于欧洲北部、西伯利亚、冰岛和格陵兰岛东部。越冬在西欧、伊朗、朝鲜、日本。中国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一直到台湾和海南岛。迁徙时经过中国东北、华北、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
豆雁属大型雁类,外形大小和形状似家鹅。两性相似。头、颈棕褐色,肩、背灰褐色,具淡黄白色羽缘。翅上覆羽和三级飞羽灰褐色;初级覆羽黑褐色,具黄白色羽缘,初级和次级飞羽黑褐色,最外侧几枚飞羽外翈灰色,尾黑褐色,具白色端斑;尾上覆羽白色。喉、胸淡棕褐色,腹污白色,两胁具灰褐色横斑;尾下覆羽白色。虹膜褐色,嘴甲和嘴基黑色,嘴甲和鼻孔之间有一橙黄色横斑沿嘴的两侧边缘向后延伸至嘴角,脚橙黄色,爪黑色。
迁徙 豆雁在中国是冬候鸟,还未发现有在中国繁殖的报告。通常每年8月末至9月初即离开繁殖地,到达中国的时间最早在9月末10月初,大量在10月中下旬,最晚11月初。迁徙多在晚间进行,白天多停下来休息和觅食,有时白天也进行迁徙,特别是天气变化的时候。迁徙时成群,群体由几十只至百余只不等,在停息地常集成更大的群体,有时多达上千只。1992年11月初,我们在吉林省西部就见到多达1200多只的豆雁群。春季迁离中国的时间最早在3月初至3月中旬,大量在3月末至4月初,最晚在4月中旬至4月末还有少数个体未离开中国。春季迁徙群明显较秋季为小。 习性 性喜集群,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动。特别是迁徙季节,常集成数十、数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由一只有经验的头雁领队飞行,队形不断变换,有时成‘人’字形,有时成‘一’字形。队形的变换和领飞的头鸟有关,当它加速快飞时,成‘人’字形,当它减速飞行时,则队形又变为‘一’字形。栖息时常和鸿雁在一起。性机警,不易接近,常在距人500米外就起飞。晚间夜宿时,常有1只至数只雁警卫,伸颈四处张望,一旦发现有情况,立即发出报警鸣叫声,雁群闻声立即起飞,边飞边鸣,不断的在栖息地上空盘旋,直到危险过去或确定没有危险时才飞回原处。睡觉时常将头夹于胁间。 食性 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繁殖季节主要吃苔藓、地衣、植物嫩芽、嫩叶、包括芦苇和一些小灌木,也吃植物果实与种子和少量动物性食物。迁徙和越冬季节,则主要以谷物种子、豆类、麦苗、马铃薯、红薯、植物芽、叶和少量软体动物为食。觅食多在陆地上。通常在栖息地附近的农田、草地和沼泽地上觅食,有时亦飞到较远处的觅食地。觅食多在早晨和下午,中午多在湖中水面上或岸边沙滩上休息。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