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凫

棉凫

英文名:Cotton Teal
别    名: 棉鸭
  • 纲:鸟纲
  • 目:雁形目
  • 科:鸭科
  • 属:棉凫属

棉凫简介导读

棉凫
英文名:Cotton Teal

纲目科属:
雁形目 / Anseriformes
鸭科 / Anatidae
棉凫属 / Nettapus Coromandelianus

棉凫 / Cotton Teal

描述:体小(30厘米)的深绿及白色鸭。雄鸟:头顶、颈带、背、两翼及尾皆黑而带绿色;体羽余部近白。飞行时白色翼斑明显。雌鸟:棕褐色取代闪光黑色,皮黄色取代白色;有暗褐色过眼纹;无白色翼斑。

虹膜-红色(雄鸟),深色(雌鸟);嘴-近灰;脚-灰色。

叫声:飞行时发出轻柔悦耳的kar kar kar wark啭鸣,数度一节,也有轻音的kwak声。

分布范围:印度、中国南部、东南亚及至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的部分地区。

分布状况:繁殖于长江及西江流域、华南及东南部沿海,包括海南岛及云南西南部。台湾及河北北部有迷鸟记录。

习性:常活动于多水草的池塘、河道、水坑或稻田。营巢于树上洞穴,常栖于高树。

俗名:棉鸭

世界分布 主要分布于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缅甸、泰国、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东北部等地 中国分布 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四川中部至西南部、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南至云南南部、海南岛以及广东和广西,偶见于华北及台湾。在中国广东、广西为留鸟,台湾为迷鸟,其他地方为夏候鸟。 主要分布省份:北京、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台湾、香港。 分布在以下保护区:武夷山(福建)、内伶仃岛--福田、东寨港红树林、尖峰岭、董寨鸟类、鸡公山、东洞庭湖、鄱阳湖、鄱阳湖、武夷山(江西)、乌梁素海湿地鸟类、乌梁素海湿地鸟类。 分布在以下山脉湖泊:五指山、吊罗山。
雄鸟前额白色,额及头顶黑褐色,头的余部和颈白色,颈基部有一宽的黑色而闪绿色光泽的颈环。肩、腰以及翅上覆羽黑褐色,具金属绿色闪光,大覆羽绿色金属闪光尤为显著;初级飞羽黑褐色,各羽中部白色,形成大的白色翼斑,次级飞羽黑褐色,具绿色光泽和白色端斑;三级飞羽黑褐色,略具紫蓝色光泽;尾上覆羽及两胁白色.有黑色虫蠹状细斑,尾羽暗褐色,有不显著的绿色金属光泽,羽缘浅棕色,腋羽及翼下覆羽黑褐色;尾下覆羽白色而具褐色端斑,其余下体白色。 雌鸟额和头顶暗褐色,额部杂有白色,眉纹白色,贯眼纹黑色,后颈浅褐色,两颊及前额污白色,具不明显的黑色细纹;背、肩以及两翅覆羽和飞羽褐色,具不明显的绿色金属光泽,大覆羽和初级飞羽具白色端斑,但较窄狭,次级飞羽白端较宽,腰和尾暗褐色,尾上覆羽褐色而具棕白色细斑;喉白色,下颈两侧及胸污白色,有黑褐色细斑。腹及尾下覆羽白色,两胁白色而具褐纹。 虹膜雄鸟浅朱红色,雌鸟红棕色,嘴峰雄鸟黑棕色,雌鸟褐色;跗跖雄鸟黑色。蹼黄色,雌鸭跗跖两侧及后缘青黄色。
常成对或成几只至二十多只的小群活动。性较温顺。善游泳,也善潜水,但一般很少潜水。通常多数时间都在水中生活,一般不上岸活动,但有时爬到突出于水面的树椿或其他物体上。当受惊时能立刻从水上冲出飞起,起飞既快而灵活,不断发出“咯咯咯”的叫声。通常不高飞,两翅煽动幅度小,飞行距离不大,但飞行速度较快。主要在白天活动,夜晚多栖息于湖中或树枝上。 主要以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嫩芽、嫩叶、根等为食,也吃水生昆虫、蠕虫、蜗牛、软体动物、甲壳类和小鱼等。觅食活动在白天,常在水面和岸边浅水处觅食,很少潜水捕食。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