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腰燕鸥

白腰燕鸥

英文名:Aleutian Tern<br />学名:Onychoprion aleuticus
别    名:
  • 纲:鸟纲
  • 目:鸻形目
  • 科:鸥科
  • 属:

白腰燕鸥简介导读

白腰燕鸥
英文名:Aleutian Tern
学名:Onychoprion aleuticus

纲目科属:
鸻形目 / Charadriiformes
鸥科 / Gulls,Terns,Skimmers / Laridae

白腰燕鸥 / Aleutian Tern / Onychoprion aleuticus

白腰燕鸥(英文名:Aleutian Tern,学名:Onychoprion aleuticus),是鸻形目鸥科褐背燕鸥属的鸟类。白腰燕鸥罕见但可能为定期过境候鸟。1992年秋季在香港记录多达200只,此后每年均出现。

繁殖区: 欧亚,北美:太平洋海岸北部非繁殖区: 南中国海,菲律宾?

白腰燕鸥繁殖于北太平洋的萨哈林和堪察加半岛,俄罗斯的海岸,在白令海和阿拉斯加(美国)的太平洋沿岸和阿留申群岛。迁徙,越冬在印尼和马来西亚。 分布于加拿大、中国香港、印尼、新加坡、美国。 产地不确定: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
白腰燕鸥夏羽:前额和脸及头侧白色,头顶和后枕黑色。从嘴角开始有一条黑色贯眼纹经眼与头顶黑色相连。肩、背、翅上覆羽烟灰色。外侧初级飞羽暗石板灰色,并缀有银灰色,羽轴白色,内侧沿羽轴有黑色纵纹;羽缘白色。次级飞羽同背,但尖端和内侧大部为白色。腰、尾上覆羽和尾白色。尾呈深叉状。颊、喉白色,翅下覆羽也为白色,胸、腹和两胁灰色,新鲜羽毛缀有粉红色。 冬羽和夏羽相似,但头顶有白色纵纹,下体全为白色。幼鸟上体暗褐色,羽缘褐色,特别在肩部极为显著。次级飞羽尖端白色,形成白色翅带;腰灰色,尾具黑色亚端斑和褐色尖端。下体白色。嘴、脚和爪黑色。趾较长,特别是中趾,连爪约28毫米左右。 大小量度:体长346-384毫米;嘴峰32-37毫米;翅259-277毫米;尾140-198毫米;跗蹠16-18毫米。
白腰燕鸥通常不迁徙,但繁殖期后游荡。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沿海岛屿和海岸地区及邻近的内陆河流、湖泊及河口等水体岸边和水体中。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沿海海面上。常成群活动。通常不迁徙,或进行季节性的游荡。主要以小鱼为食。也吃虾和甲壳类动物。觅食主要在海上或近海陆地湖泊与河流中。常成群狩猎觅食。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