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脸鸻

白脸鸻

英文名:White-faced Plover<br />学名:Charadrius dealbatus
别    名:
  • 纲:鸟纲
  • 目:鸻形目
  • 科:鸻科
  • 属:

白脸鸻简介导读

白脸鸻
英文名:White-faced Plover
学名:Charadrius dealbatus

纲目科属:
鸻形目 / Charadriiformes
鸻科 / Plovers / Charadriidae

白脸鸻(英文名:White-faced Plover,学名:Charadrius dealbatus),是鸻形目鸻科鸻属的鸟类。IOC 10.2: 自环颈鸻 (Charadrius alexandrinus)分拆独立成种。详见 IOC 备注。

繁殖区: 远东:中国东南部非繁殖区: 到越南南部,泰国南部,马来半岛,新加坡和苏门答腊东南

分布于柬埔寨、中国、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
白脸鸻是一种小而圆头羽色苍白的鸻鸟。 前胸所有的羽毛都显示出白色,有白色的超级绒毛,白色的喉咙和下体,上体浅棕色至灰色。眼端白色。鸟喙黑色、中短钝头,有相对较长的腿,带粉红色调。白脸鸻曾经是环颈鸻的亚种,2014年划为独立物种。不同中之处是环颈鸻有黑色的后枕,冠部更黑,并且胸侧有更广泛的黑色,双翼的白色更少。白脸鸻形态与环颈鸻相似,但黑褐色的贯眼纹和胸斑的颜色较淡,背部在繁殖期中沾棕色;嘴峰略长。 雄性成鸟(繁殖羽):额前和眉纹白色;头顶前部具黑色斑,且不与穿眼黑褐纹相连。头顶后部、枕部至后颈沙棕色或灰褐色。后颈具一条白色领圈。上体余部,包括背、肩、翅上覆羽、腰、尾上覆羽灰褐色,腰的两侧白色。飞羽黑褐色,羽干白色;内侧的初级飞羽外翈基部白色,与次级飞羽的白色末梢一起构成白色翅斑(飞行时可见)。两侧尾羽白色,中央尾羽黑褐色,向端部渐黑。下体,包括颏、喉、前颈、胸、腹部白色,只在胸部两侧有独特的黑色斑块。翼下覆羽和腋羽白色。 雌性成鸟(繁殖羽):缺少黑色,在雄性是黑色的部分,在雌性则被灰褐色或褐色所取代。 非繁殖羽(冬羽):同繁殖期的雌性成鸟一样暗淡,头部缺少黑色和棕色,胸侧的块斑为浅淡的灰褐色,面积明显缩小。 幼鸟:形态与非繁殖期的成鸟相似,但额前和眉纹浅黄色,胸斑萎缩,弥漫黄褐色。头顶前部无黑褐色带斑;上体布满黄色鳞片状斑纹。 虹膜暗褐;嘴纤细,黑色。跗蹠稍黑,有时为淡褐色或者黄褐色。爪黑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35-46克,♀32-49克;体长♂148-182毫米,♀145-175毫米;嘴峰♂13-19毫米,♀13-19毫米;翅♂102-117毫米,♀95-113毫米;尾♂40-56毫米,♀36-59毫米;跗蹠♂25-30毫米,♀25-29毫米。(注:♂雄性;♀雌性)
迁徙期集群活动,有时与其他小型鸻鹬类结群觅食。在集小群觅食时,白脸鸻的啄食频次显著大于不集群的时候。在南方一些地方并不迁离,而是游荡。白脸鸻具有很强的返回繁殖地或越冬地的能力。在中国山东、河北有一定的繁殖种群,并且在台湾和海南有少量的留鸟。 以蠕虫、昆虫、软体动物为食,兼食植物种子、植物碎片,觅食小型甲壳类、软体动物、昆虫、蠕虫等,也食植物的种子和叶片。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