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颈山鹧鸪

环颈山鹧鸪

英文名:Hill Partridge<br />学名:Arborophila torqueola
别    名:
  • 纲:鸟纲
  • 目:鸡形目
  • 科:雉科
  • 属:

环颈山鹧鸪简介导读

环颈山鹧鸪
英文名:Hill Partridge
学名:Arborophila torqueola

纲目科属:
鸡形目 / Galliformes
雉科 / Pheasants and Allies / Phasianidae

环颈山鹧鸪 / Hill Partridge / Arborophila torqueola

环颈山鹧鸪(英文名:Hill Partridge,学名:Arborophila torqueola),是鸡形目雉科山鹧鸪属的鸟类。分布于印度尼泊尔、缅甸、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云南等地,主要生活于常绿森林、灌丛、竹丛以及山溪和山谷的稠密常绿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孟加拉。

地理分布:远东:喜马拉雅山脉西部至越南西北部

分布于越南、不丹、中国、印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尼泊尔和越南。 中国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西部西藏的东南部,云南的腾冲、永德、龙陵、泸水、贡山和景东等地。
环颈山鹧鸪雄鸟额、头顶和后颈深栗色,眼先、颊和眉纹黑色;具有宽而长的黑色眉纹,往后一直延伸至后颈。耳羽棕栗色向后延伸至颈侧。上体从背至尾橄榄褐色,背具黑色半月形斑腰和尾上覆羽具黑色箭形或三角形斑;肩和内侧覆羽具宽阔的栗色羽缘和黑色次端斑点;初级飞羽暗褐色,外翈后端具窄的淡栗色羽缘;次级飞羽黑褐色,外翈边缘栗色,缀有黑褐色斑;三级飞羽棕褐色,羽基和羽端栗色,具黑色次端斑。颏、喉黑色,缀有白纹,尤以喉部白纹较显,颚纹较短而宽,白色;胸淡灰色或橄榄灰色;前额与上胸之间有一白色横带将颈与胸分开;腹中央白色,两侧灰色,两胁亦为灰色,具宽的栗色羽缘和白色中央纹,且地末端扩大成滴状;尾下覆羽黑色,具白色和橄榄色横斑。 雄鸟和雄鸟相似,但上体较棕,黑色横斑较宽;头顶为棕褐色或橄榄色,具黑色羽干纹;耳羽暗褐色或橄榄褐色;眉纹、颊、颈侧、颏、喉栗棕色而缀有黑色斑点;喉与胸之间有栗色宽带;胸橄榄棕色,具黑色横斑。 虹膜雄鸟褐色至红褐色,雌鸟褐色。嘴黑色,眼周皮肤红色,腿、脚橄榄褐色或铅灰色。 大小量度:体重♂325-430克,♀261-386克;体长♂260-285毫米,♀269-285毫米;嘴峰♂18-20毫米,♀17-18毫米;翅♂143-155毫米,♀134-140毫米;尾♂59-78毫米,♀58-70毫米;跗蹠♂41-46毫米,♀39-43毫米。(注:♂雄性;♀雌性)
环颈山鹧鸪是留鸟。常成对或成3-5只的小群或家族群活动,性情机警,善于藏匿。在地面上奔跑迅速,受惊后常以奔跑逃避敌害,仅在危急和迫不得已时才起飞,但飞不多远又落下,很快又钻入草丛、灌丛或竹丛中逃走。 叫声是哀伤的哨音,重复数次,接以3-6个双哨音do-eat, do-eat,叫声越升越高如鹰鹃。有时为响亮而清脆的,近似振弦声音的“吱—吱”双声。在二重唱时,若雌鸟发出kwik, kwik, kwik, kwik, kwik叫声,雄鸟则回以一连串的do-eat叫声,高潮后骤然停止。 主要以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叶、根、芽、浆果和种子等为食,也吃昆虫和各种小型无脊推动物,通常在林下落叶层较厚的地方刨食,并且一边刨食时发出的类似家鸡的“咯、咯、咯......”的拉长的叫声。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