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雪鸡

藏雪鸡

英文名:Tibetan Snowcock<br />学名:Tetraogallus tibetanus
别    名: 淡腹雪鸡、雪鸡、西藏雪雷鸡
  • 纲:鸟纲
  • 目:鸡形目
  • 科:雉科
  • 属:

藏雪鸡简介导读

藏雪鸡
英文名:Tibetan Snowcock
学名:Tetraogallus tibetanus

纲目科属:
鸡形目 / Galliformes
雉科 / Pheasants and Allies / Phasianidae

藏雪鸡 / Tibetan Snowcock / Tetraogallus tibetanus

藏雪鸡(英文名:Tibetan Snowcock,学名:Tetraogallus tibetanus),是鸡形目雉科雪鸡属的鸟类。又名淡腹雪鸡,藏北牧区群众也称“贝母鸡”,藏语译音为“公莫”。多栖息活动于海拔4000-6000米的高山“雪线”附近,故称“雪鸡”,广泛分布于西藏各个地区。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地理分布:欧亚:喜马拉雅山脉

分布于不丹、中国、印度、尼泊尔和塔吉克斯坦。藏雪鸡在中国西藏各个地区均有广泛分布,在青藏高原周围的新疆、甘肃、青海、四川高山地区也有分布,但数量非常稀少。
藏雪鸡额部及眼先皮淡黄色,颏、耳羽后部、喉及上胸均为白色,头和颈的余部深灰色。上背与颈的交接处有一道宽阔的皮黄色带斑,大致同胸部的一条杂有灰色的带斑相连,其上布满灰色或黑灰色粉状细点,背部带斑的粉点更为密集。背灰褐色,满布皮黄色粉斑,腰和尾羽近棕色,亦具粉斑。翅覆羽与背同色,但具棕白色,宽的羽缘,初级飞羽灰褐色,次级飞羽具白色宽边,在翅上形成大的白斑,中部及两胁近白色,羽缘黑色,形成显著的纵纹。 雄性成鸟前额、眼先及耳羽较小。土棕色,眼先棕色比较深,背和腰土棕色,上背棕色较淡,成一淡色环带,下达至胸侧,尾上覆羽灰棕,尾羽深棕,均略缀以黑色斑点,两翅的覆羽与背同,但各羽两侧缘部白或棕白、形成显著的纵纹。初级飞羽和覆棕褐色,飞羽外翈部边缘和覆羽外翈均杂以黑褐色虫蠹状点斑,各羽端部有白缘,向外至外翈几全变白,成一大白斑,颏、喉及前颈均白色,颏带土棕,前颈有一灰褐色带环,上胸与背同,亦形成带环状,下胸以下为乳白色,羽毛两边黑色,因而使胸与腹均呈白色而具黑纹,尾下覆羽白,内翈略黑。雌性成鸟体色与雄鸟相似,但跗蹠无距。 幼鸟上体与成鸟相似,眉以下稍沾棕,喉为沾土棕的白色,后胸以下为沾黄的白色,两胁个别羽毛一边具黑色纵纹。藏雪鸡虹膜褐色到红褐色,嘴角紫色,基部以及掩盖鼻孔之腊膜为橙红色,眼围和眼睑石板蓝色,跗跖与距暗橙红色或深红色。虹膜深褐色;鸟喙黄色;脚红色。 大小量度:体重♂1500-1755克,♀1170-1600克;体长♂490-570毫米,♀510-638毫米;嘴峰♂29.7-32.0毫米,♀28.7毫米;翅♂265-283毫米,♀250-270毫米;尾♂163-174毫米,♀160-176毫米;跗蹠♂60.3-61.9毫米,♀58.7-59.2毫米。(注:♂雄性;♀雌性)
喜爱结群,多呈3-5只的小群活动。在密度高的地区,可以见到10-20只,甚至多达近百只的大群。白天活动,从天明一直到黄昏,常从山腰向上行走觅食,直到山顶。中午前后在岩石旁休息,梳理羽毛。性情胆怯而机警,很远发现危险就立即逃离。翅强,善飞,但在遇敌害时往往奔走逃避,不得已时才鼓翼起飞,逃跑时,摇摇摆摆,略似雁行走姿势,尾特别直,显出白色的尾下覆羽,觅食时不设“岗哨”,但在白天休息时,则由老鸟站高的岩石上“放哨”,发现敌害就发出长而大的鸣叫声。 藏雪鸡善于行走和滑翔,对高山的自然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在积雪三十厘米的地带与盘羊、岩羊等高山有蹄类动物混杂活动,翻食野羊踏过的路径下的植物,啄食植物的球茎、块根、草叶和小动物等,有时下到牧民帐篷附近觅食。夜幕降临,它们便隐身岩石底下过夜。由于其自身的保护色,遇有危险时原地伏身不动,很难被发现。在山坡岩石上奔走时非常灵活。飞行和滑翔的能力也较强,飞行沉重而急速,能从一个山头飞到另一个山头,或连续飞过几个山头,飞行时常伴随着“嘎,嘎”的叫声。繁殖鸟日夜重复嘶叫,声似gu-gu-gu-gu。 藏雪鸡的食性以植物性由主,偶亦啄食昆虫及小型无脊椎动物。食物包括莎草、针茅、藏玄参、早熟禾、雪莲、珠芽蓼、蒲公英、异燕麦等高山植物。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