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腹角雉

黄腹角雉

英文名:Cabot’s Tragopan<br />学名:Tragopan caboti
别    名: 角鸡、吐绶鸟、寿鸡
  • 纲:鸟纲
  • 目:鸡形目
  • 科:雉科
  • 属:

黄腹角雉简介导读

黄腹角雉
英文名:Cabot’s Tragopan
学名:Tragopan caboti

纲目科属:
鸡形目 / Galliformes
雉科 / Pheasants and Allies / Phasianidae

黄腹角雉 / Cabot\'s Tragopan / Tragopan caboti

黄腹角雉(英文名:Cabot’s Tragopan,学名:Tragopan caboti),是鸡形目雉科角雉属的鸟类。 黄腹角雉(学名Tragopan caboti),别名角鸡、吐绶鸟,是中国特产的一种鸟,主要分布于浙江,在福建、广东、湖南亦有分布。食物主要是蕨类植物的果实。目前,中国唯一的黄腹角雉保护地为乌岩岭。

地理分布:远东:中国南部

黄腹角雉为中国特产鸟。中国以外未见有分布。 产于浙江泰顺、文成、景宁、云和、丽水、遂昌、衢县、龙游;江西永新、三清山、井冈山、铅山、万年、上犹、崇义、大余;广东乳源、阳山、乐昌、曲江、连山、始兴、仁化、南雄、大埔、五华、潮州、怀集;福建武夷山;广西恭城、永福、灵川、兴安、富川、贺县、融安;湖南莽山。
黄腹角雉雄性成鸟(春羽):额和头顶均黑;头上羽冠前黑,后转为深橙红色,羽冠两侧也为同色;后颈黑,此色经耳后向下延伸至肉裾的周围;颈的两侧亦深橙红色,向下几乎伸到胸的中部;上体包括两翅的表面均黑,羽基具白色横斑,羽端具明显的皮黄色卵圆斑,各羽两侧更杂以栗红色三角形斑,整体看像是栗红色,而满布以具有黑缘的皮黄色卵圆斑,特别华丽;尾上覆羽的皮黄色斑更形扩大,占着尾羽的大部;飞羽暗褐,杂以黄斑,尤其是在外翈上;尾羽黑褐,密杂以黄斑,并具宽阔的黑端。下体几乎纯皮黄色,仅两胁及覆腿羽稍杂以与上体近似的羽色。 雌性成鸟:上体棕褐,而满杂以黑色和棕白色矢状斑;头顶黑色较多;尾上黑色成横斑状;下体较背淡皮黄色,胸多黑色粗斑,腹部杂以明显的大形白斑,肛周羽和尾下覆羽 灰白。 雄性幼鸟(1924年2月采自福建挂墩):酷似雌鸟,但头顶和喉多红色,上体无白色矢状斑,但散布有皮黄色卵圆斑,下体白斑也较少些。 一月龄的幼雏:头被以棕黄色绒羽;体褐色,具黄色斑纹,颈部斑纹较多,呈放射状;腹部土黄色。嘴和跗蹠等均黑褐色。 虹膜褐色,嘴角色,脚粉红色或肉色,具一短距。雌鸟无距,亦不具肉裾,肉质角亦不发达。 大小度量:体重♂1400克;体长607-700毫米;嘴峰♂14-16.5毫米,♀14-16毫米;翅♂225-233毫米;♀192-213毫米;尾♂207-230毫米,♀151-171毫米;跗蹠♂67-70毫米,♀58-62毫米。 [4-5](注:♂雄性;♀雌性)
性好隐蔽,善于奔走,常在茂密的林下灌丛和草丛中活动,非迫不得已,一般不起飞。常成5-9只的小群活动。活动范围在0.02-0.3平方公里范围活动。主要在地面活动和取食,白天常以松散形式在地面觅食,晚上则在树上栖息雨天或雪天亦栖于树上或在树上取食。 主要以蕨类及植物的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昆虫如白蚁和毛虫等少量动物性食物,尤其是繁殖季节。所吃食物种类随季节而不同,春季主要以蕨 、山樱桃、山茶 、油茶、映山红、野海棠、交让木和蛇根草等植物的嫩叶、嫩芽为食,夏季和秋季则主要以上述植物以及勾几茶、草莓、悬钩子、虎皮楠、山合欢、胡颓子、青冈、白栎等植物的嫩叶、芽苞、浆果、坚果、种子为食。冬季则主要以壳斗科植物的坚果、香花崖豆藤种子和各种山茶的种子为食。通常在7:00-8:00下树之后和16:00-18:00上树栖息过夜之前,活动和取食较为频繁。 尤对交让木的果实及叶有依赖性。交让木的果实及叶片,是黄腹角雉秋、冬季的嗜食对象,因而交让木也成为秋、冬季黄腹角雉的主要栖息过夜场所。交让木的分布与黄腹角雉的分布有较大的相关性。在树上筑巢,在粗大树干的凹窝处或水平枝杈基部以松针、枯叶、苔藓等编成简陋的皿状巢。 黄腹角雉身子粗笨,不善飞翔,喜欢潜伏,胆子很小,活动隐秘,反应迟钝,有时还会干出“埋头不见”的傻事。当听到危险响动时,它不飞不跑,站在原地不动,东瞧瞧,西望望。发现有人正逼近自己时,想逃已经来不及了,它就急中生“智”,一头钻进了杂草丛中,可是身子却仍然露在外面,好像鸵鸟一样,故又被人称作“呆鸡”。因此,它的天敌很多。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