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杜鹃

大杜鹃

英文名:Common Cuckoo<br />学名:Cuculus canorus
别    名: 喀咕、布谷、子规、杜宇、郭公、获谷、普通杜鹃华西亚种
  • 纲:鸟纲
  • 目:鹃形目
  • 科:杜鹃科
  • 属:

大杜鹃简介导读

大杜鹃
英文名:Common Cuckoo
学名:Cuculus canorus

纲目科属:
鹃形目 / Cuculiformes
杜鹃科 / Cuckoos / Cuculidae

大杜鹃 / Common Cuckoo / Cuculus canorus

大杜鹃(英文名:Common Cuckoo,学名:Cuculus canorus),是鹃形目杜鹃科杜鹃属的鸟类。俗名布谷鸟、郭公、布谷、喀咕。分布于北极圈以外的欧洲、非洲、亚洲,包括中国大陆的中国等地,多栖息于山地及平原的树上以及居民点附近。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中国有“望帝春心托杜鹃”的神话故事。具有巢寄生的繁殖特点。叫声为两个音节“布谷”或“布谷-布谷”。

繁殖区: 欧亚:广泛分布非繁殖区: 远东,非洲

分布于中国西部到印度、尼泊尔、缅甸、泰国和中国南部。
尾羽黑褐色,羽轴纹褐色,沿羽轴两侧缀白色细斑点,且多成对分布,末端具白色先端,两侧尾羽浅黑褐色,羽干两侧也具白色斑点,且白斑较大,内侧边缘也具一系列白斑和白色端斑。两翅内侧覆羽暗灰色,外侧覆羽和飞羽暗褐色。飞羽羽干黑褐色,初级飞羽内侧近羽缘处具白色横斑;翅缘白色,具暗褐色细斑纹。下体颏、喉、前颈、上胸,以及头侧和颈侧淡灰色,其余下体白色,并杂以黑褐色细窄横斑,宽度仅1~2毫米,横斑相距4~5毫米;胸及两胁横斑较宽,向腹和尾下覆羽渐细而疏。 [2] 幼鸟头顶、后颈、背及翅黑褐色,各羽均具白色端缘,形成鳞状斑,以头、颈、上背为细密,下背和两翅较疏阔。飞羽内侧具白色横斑;腰及尾上覆羽暗灰褐色,具白色端缘;尾羽黑色而具白色端斑,羽轴及两侧具白色斑块,外侧尾羽白色块斑较大。颏、喉、头侧及上胸黑褐色,杂以白色块斑和横斑,其余下体白色,杂以黑褐色横斑。 虹膜黄色,嘴黑褐色,下嘴基部近黄色。脚棕黄色。 大小量度为:体重雄性100~153克,雌性91~135克;体长雄性302~345毫米,雌性260~334毫米;嘴峰雄性18~23毫米,雌性19~23毫米,翅雄性203~240毫米,雌性187~223毫米;尾雄性150~190毫米,雌性147~189毫米,跗跖雄性20~24毫米,雌性19~26毫米。
主要为夏候鸟,部分旅鸟。春季于4~5月份迁来,9~10月份迁走。 性孤独,常单独活动。飞行快速而有力,常循直线前进。飞行时两翅震动幅度较大,但无声响。繁殖期间喜欢鸣叫,常站在乔木顶枝上鸣叫不息。有时晚上也鸣叫或边飞边鸣叫,叫声凄厉宏亮,很远便能听到它“布谷~布谷~”的粗犷而单调的声音,每分钟可反复叫20次。鸣声响亮,二声一度,像“KUK-KU”。 主要以松毛虫、舞毒蛾 、松针枯叶蛾,以及其它鳞翅目幼虫为食。也吃蝗虫、步行甲、叩头虫、蜂等其它昆虫。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