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斑尾雀

白喉斑尾雀

英文名:White-throated Barbtail<br />学名:Premnoplex tatei
别    名:
  • 纲:鸟纲
  • 目:雀形目
  • 科:灶鸟科
  • 属:

白喉斑尾雀简介导读

白喉斑尾雀
英文名:White-throated Barbtail
学名:Premnoplex tatei

纲目科属:
雀形目 / Passeriformes
灶鸟科 / Ovenbirds / Furnariidae

白喉斑尾雀(英文名:White-throated Barbtail,学名:Premnoplex tatei),是雀形目灶鸟科斑尾雀属的鸟类。白喉斑尾雀,灶鸟科珍稀鸟类,分布于南美洲地区。

地理分布:南美:委内瑞拉东北部

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白喉斑尾雀其外形、生境和食性分别类似百灵、鷦鷯、山雀、鸫和莺,但该科鸟的骨骼和肌肉有共同特点。大多数种类褐到赤褐色,在翅下有赤褐色条纹。 白喉斑尾雀小到中型鸟类,体长从9至35厘米。它们具有短而圆的翅膀,腿和脚经常强而有力,尾巴上小轴的羽毛最也长最重要;鸟体羽毛大多是深色,一般为褐色、灰色、黑色、橄榄色和红色。 白喉斑尾雀与黑卷尾普通亚种(D.m.cathoecus)相较,体色相似,沾蓝色光泽较多而著,但该亚种体形较大,翅长145—165mm;尾叉较深,尾较翅为长,尾长150一180mm,而黑卷尾普通亚种的尾与翅则几等长;嘴角处污白色,比后者显著得多而易区别。 雄性成鸟(繁殖羽):全身羽毛呈辉黑色;前额、眼先羽绒黑色(在个别标本的嘴角处具一污白斑点,但不甚明显)。上体自头部、背部至腰部及尾上覆羽,概深黑色,缀铜绿色金属闪光;尾羽深黑色,羽表面沾铜绿色光泽;中央一对尾羽最短,向外侧依次顺序增长,最外侧一对最长,其末端向外上方卷曲,尾羽末端呈深叉状;翅黑褐色,飞羽外翈及翅上覆羽具铜绿色金属光泽。下体自颏、喉至尾下覆羽均呈黑褐色,仅在胸部铜绿色金属光泽较著;翅下覆羽及腋羽黑褐色。 雌性成鸟:体色似雄鸟,仅其羽表沾铜绿色金属光泽稍差。 幼鸟:体羽黑褐色,背、肩部羽端微具金属光泽;自上腰至尾上覆羽呈黑褐色,后者具污灰白色羽端,呈鳞状斑缘;尾羽黑褐色;翅角污灰白色。下体腹、胁和尾下覆羽黑褐,均具污灰白色羽缘;个别标本尾下覆羽基部黑褐,具灰白色羽端长达11mm,外观呈污灰白色。 雏鸟:巢内雏鸟全身被暗褐黑色绒毛羽。 虹膜棕红色:嘴和脚暗黑色;爪暗角黑色。 较小,嘴短而尖
栖于草地、干旱平原、泥淖及沼泽。正常飞行起伏不定。警惕时下蹲。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