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冠带鹀

白冠带鹀

英文名:White-crowned Sparrow<br />学名:Zonotrichia leucophrys
别    名:
  • 纲:鸟纲
  • 目:雀形目
  • 科:雀鹀科
  • 属:

白冠带鹀简介导读

白冠带鹀
英文名:White-crowned Sparrow
学名:Zonotrichia leucophrys

纲目科属:
雀形目 / Passeriformes
雀鹀科 / New World Sparrows,Bush Tanagers / Passerellidae

白冠带鹀 / White-crowned Sparrow / Zonotrichia leucophrys

白冠带鹀(英文名:White-crowned Sparrow,学名:Zonotrichia leucophrys),是雀形目雀鹀科带鹀属的鸟类。白冠带鹀,以昆虫为食。 成年的白冠带鹀身长约18厘米,头部有黑色和白色的条纹,尾巴很长。翅膀是褐色,鸟喙是粉红色或黄色。白冠带鹀外观类似白喉麻雀,但没有白喉咙的标记。

繁殖区: 北美:北部非繁殖区: 至墨西哥中部

分布于巴哈马,加拿大,开曼群岛,古巴,墨西哥,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美国,伯利兹,格陵兰岛,牙买加,日本,巴拿马,俄罗斯联邦。
白冠带鹀属小型鸣禽,头部有独特的标记,背部褐色,有黑色条纹,与雀科的鸟类相比较为细弱,上下喙边缘不紧密切合而微向内弯,因而切合线中略有缝隙。雄鸟帮助喂养雏鸟。成年的白冠带鹀身长约18厘米,头部有黑色和白色的条纹,尾巴很长。翅膀是褐色,鸟喙是粉红色或黄色。白冠带鹀外观类似白喉麻雀,但没有白喉咙的标记。
通常栖息于半开放的地区的灌木丛。主以草子、种子、果实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和蜘蛛。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动,繁殖期由雌鸟在地面或树上、灌丛内筑碗状巢,卵蓝绿色或淡绿色,12至14天孵化。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