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鹀

栗鹀

英文名:Chestnut Bunting<br />学名:Emberiza rutila
别    名: 红金钟、紫背儿、大红袍
  • 纲:鸟纲
  • 目:雀形目
  • 科:鹀科
  • 属:

栗鹀简介导读

栗鹀
英文名:Chestnut Bunting
学名:Emberiza rutila

纲目科属:
雀形目 / Passeriformes
鹀科 / Buntings / Emberizidae

栗鹀 / Chestnut Bunting / Emberiza rutila

栗鹀(英文名:Chestnut Bunting,学名:Emberiza rutila),是雀形目鹀科鹀属的鸟类。因雄鸟繁殖期上体栗红色,故俗名大红袍。被列为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我国广大地区均有分布。

繁殖区: 欧亚:俄罗斯中南部和东南部,蒙古和中国东北部非繁殖区: 至中国南部和东南亚

分布于中国、印度、日本、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蒙古、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俄罗斯联邦(东亚区)、泰国和越南。
栗鹀雄鸟春羽:上体自头至尾上覆羽,包括头侧、翼覆羽、颏、喉和上胸均栗红色,至腰和尾上覆羽色较浅淡,各羽微镶灰绿;小翼羽黑色;初级覆羽暗褐色,羽缘青绿;飞羽暗褐,羽缘橄榄绿;初级飞羽羽缘淡绿黄,内侧次级飞羽表面栗红;尾羽暗褐、羽缘青绿,外侧两对尾羽外翈具小形的色端斑;下体自下胸以下,包括覆腿羽和尾下覆羽深硫磺色;体侧和两胁橄榄绿色,具暗黑色条纹;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微沾淡黄,羽基污暗。 秋羽与春羽的区别在于栗红色部分色较深暗,几呈锈褐色而具橄榄黄色羽缘;颏、喉和上胸的羽端常呈白色;其它体羽部分色泽较深。 雌鸟春羽:眼先、眼周和模糊眉纹均淡灰色;耳羽淡灰褐色,沿上缘有一细黑纹;头上部栗褐,中央黄褐,各羽均具黑色条纹;上背和肩羽栗褐,具黑色宽条纹;下背和腰淡栗红色,长形尾上覆羽无栗红而具灰缘,中央色暗;翼覆羽黑褐,羽缘橄榄灰,羽端黄白;小翼羽、初级覆羽和飞羽暗褐,羽缘橄榄褐色,次级飞羽微缘以红色;尾羽较雄者色淡;颊、颏和喉淡牛皮黄色,颧纹黑色,下体余部浅硫黄色,胸部具有暗色轴纹;体侧和两胁灰绿,具亮黑褐色纵纹。 秋羽与春羽近似,仅是绿黄部分被淡褐代替了,而黑色条纵纹不著。 幼鸟与雌性成鸟不同,下体条纹一般相似,但比老鸟更淡黄,喉、胸和体侧具带黑色的条纹,上体棕褐,具黑色纵纹,下背和腰比背更棕,并具黑色纵纹,幼鸟一般与小鹀相似,但下体呈黄色便可识别。冬季时,翕和背部灰色较著,羽端尚具黑色点斑。 虹膜褐色;上嘴棕褐色,下嘴淡褐色;脚淡肉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15-22克,♀17-20克;体长♂130-148毫米,♀130-144毫米;嘴峰♂9-11毫米,♀9-11毫米;翅♂69-77毫米,♀68-74毫米;尾♂51-66毫米,♀53-63毫米;跗蹠♂17-22毫米,♀17-21毫米。(注:♂雄性;♀雌性)
栗鹀在中国是较常见的迁徙群和越冬群,在大兴安岭为夏候鸟,华南地区为冬候鸟,其他地区为旅鸟。是鹀类中迁徙较晚的一种。迁徙时成群,边飞边停边觅食前进,速度甚快。 除繁殖期间成对或单独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小群活动,一般由数只或由10-30只个体组成。性不大怯疑,人们接近时才飞离。叫声单调,单音鸣叫时声低,似“ji”声;鸣啭时为3个音节,音似“liao-liao-li”,但与黄胸鹀鸣声不同。鸣叫时多停于树顶或枝梢上。繁殖期间鸣声悦耳宏亮,雄鸟站在小树或灌木枝上鸣叫,当人走近时,立刻飞走或落入附近灌丛中。 食物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兼食昆虫等,食物中有杂草种子、栗、稻、高粱等谷物和杨、榆、桦等鳞芽以及昆虫等,繁殖期次昆虫及其幼虫为主。在中国河北省食物有小米、高粱和昆虫,在秦岭食物中有金龟甲等。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