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䳭

漠䳭

英文名:Desert Wheatear<br />学名:Oenanthe deserti
别    名:
  • 纲:鸟纲
  • 目:雀形目
  • 科:鹟科
  • 属:

漠䳭简介导读

漠䳭
英文名:Desert Wheatear
学名:Oenanthe deserti

纲目科属:
雀形目 / Passeriformes
鹟科 / Chats,Old World Flycatchers / Muscicapidae

漠䳭 / Desert Wheatear / Oenanthe deserti

漠䳭(英文名:Desert Wheatear,学名:Oenanthe deserti),是雀形目鹟科䳭属的鸟类。一种常见于荒漠的鸟。体型略小,呈沙黄色。尾黑,翼近黑。地理分布于阿拉伯、中东至蒙古、喜马拉雅山脉西部、中国西部、北部、中部及青藏高原,越冬至阿拉伯和非洲东北部以及印度西北部。甚常见于荒漠。亚种atrogularis于新疆西北部、西藏西部、宁夏及陕西北部、甘肃。亚种oreophila于新疆西南部、青海及西藏。

地理分布:欧亚:中南部,中部,以及非洲北部

世界 存在(居住地):阿尔及利亚、巴林、乍得、塞浦路斯、吉布提、埃及、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伊朗、伊拉克、意大利、约旦、科威特、利比亚、马里、毛里塔尼亚、摩洛哥、尼日尔、阿曼、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索马里、苏丹、叙利亚、突尼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也门。 存在(繁殖地):阿富汗、阿塞拜疆、中国、印度、以色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尼泊尔、巴基斯坦、俄罗斯(东亚俄罗斯,中亚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西撒哈拉。 存在(非繁殖地):卡塔尔、南苏丹。 存在(通道):黎巴嫩。 灭绝:格鲁吉亚。 游荡:亚美尼亚、孟加拉国、比利时、保加利亚、喀麦隆、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直布罗陀、希腊、匈牙利、爱尔兰、日本、肯尼亚、马耳他、荷兰、尼日利亚、挪威、波兰、葡萄牙、西班牙(加那利群岛)、斯里兰卡、瑞典、瑞士、英国。 存在和起源不确定:乌干达。 中国 在中国分布于内蒙古伊克昭盟、宁夏贺兰山、甘肃北部和西北部、青海东部和南部、陕西北部、新疆全境和西藏西部。
雄鸟前额、头顶、枕、后颈、肩、背沙皮黄色或土棕色,头顶有一点白和微沾灰色,下背和肩更多皮黄色或棕色,腰和尾上覆羽白色或乳黄白色。尾黑色,基部白色。翅黑色,飞羽基部白色,内侧翅上覆羽白色,形成显著的翅上白斑,其余翅上覆羽和飞羽具皮黄白色羽缘。前额基部白色或皮黄白色,有一宽阔的白色眉纹亦为白色,眼先、脸颊、头侧、颈侧、颏、喉和上胸黑色,其余下体白色或淡皮黄色,下胸较亮,多呈淡棕色。腋羽和翅下覆羽黑色,尖端白色。秋季换上的冬羽黑色部分具白色羽缘,眉纹不明显,背部亦较夏羽暗,其他和夏羽相似。 雌鸟和雄鸟基本相似,但上体较灰、呈灰沙褐色,头无黑色,脸和头侧棕褐色微沾黑色。两翅和尾褐色,内侧翅上覆羽沙皮黄色,飞羽外翈具窄的沙色羽缘,腰和尾上覆羽白色。尾黑色,基部白色。眉纹不明显,下体从颏到尾下覆羽皮黄白色,胸和两胁较暗较褐。 虹膜褐色,嘴、脚黑色。
行为: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地栖性,多在地上快速奔跑觅食,有时亦站在石头上或灌木上注视着四周,当发现地面或空中有食物时,则急速飞去捕食。站立时常上下摆尾,有时身体也动。 较沙䳭喜多石的荒漠及荒地。常栖于低矮植被。甚惧生。雄鸟在近巢处作简短的振翼炫耀飞行。于地面齐足跳行。常飞至岩石后藏身。 叫声:告警时作粗哑的“chrt-tt-tt”声,叫声为尖厉哨音。雄鸟鸣声为重复的哀怨下降颤音“eee-ti-ti-tit”。 食性:主要以甲虫、蚂蚁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 迁徙:或许部分留居,部分迁徙。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