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

黄雀

英文名:Eurasian Siskin<br />学名:Spinus spinus
别    名: 黄鸟、金雀、芦花黄雀
  • 纲:鸟纲
  • 目:雀形目
  • 科:燕雀科
  • 属:

黄雀简介导读

黄雀
英文名:Eurasian Siskin
学名:Spinus spinus

纲目科属:
雀形目 / Passeriformes
燕雀科 / Finches,Euphonias / Fringillidae

黄雀 / Eurasian Siskin / Spinus spinus

黄雀(英文名:Eurasian Siskin,学名:Spinus spinus),是雀形目燕雀科黄雀属的鸟类。又名黄鸟、金雀、芦花黄雀。雄鸟头顶黑色,翼斑黑黄相间;雌鸟头顶与颏无黑色,下体有浅黑色斑纹。雄鸟飞翔时可显示出鲜黄的翼斑、腰和尾基两侧。分布于南欧至埃及、东至日本、朝鲜半岛和中国。生活于山林、丘陵和平原地带,秋季和冬季多见于平原地区或山脚林带避风处。以多种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及嫩芽为食,也吃作物和蓟草、中葵、茵草等杂草种子以及少量昆虫。

繁殖区: 欧亚:欧洲西部和北部至俄罗斯东部和中国东北部非繁殖区: 至非洲北部,中东和中国南部

世界 原产地: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安道尔、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比利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中国、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丹麦、埃及、爱沙尼亚、法罗群岛、芬兰、法国、格鲁吉亚、德国、直布罗陀、希腊、匈牙利、冰岛、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日本、约旦、哈萨克斯坦、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黎巴嫩、利比亚、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澳门、马其顿共和国、马耳他、黑山、摩洛哥、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突尼斯、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 游荡:阿富汗、巴林、香港、蒙古、尼泊尔、阿曼、菲律宾、卡塔尔、圣皮埃尔和密克隆、沙特阿拉伯、塔吉克斯坦、美国。 中国 中国东北(北部、南部)、内蒙古(东部)、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台湾、四川(南充、万县)、贵州(惠水)、甘肃、山东。
雄性成鸟(春羽):额、头顶和枕部黑色,枕羽略带灰黄;眼先灰色;眉纹鲜黄;贯眼纹短,呈黑色;耳羽暗绿色;颊黄色;后颈和翕绿色,羽缘黄色;腰亮黄色,羽尖色较深,近背部有褐色羽干纹;尾上覆羽褐色,具亮黄色宽缘;中央一对尾羽黑褐色,带亮黄狭边;最外侧一对尾羽的外翈基段及内翈亮黄色,外翈末段及内翈羽端褐色;其余尾羽基段亮黄,末段黑褐,并带黄色边缘;小覆羽、中覆羽均褐色,带亮黄绿宽缘;大覆羽黑褐色,羽端亮绿;小覆羽黑色,羽缘黄而尖端白;初级覆羽暗黑,羽缘绿黄;飞羽基段亮黄,末段黑褐,外缘黄绿;所有飞羽羽端均灰褐色;颏和喉中央黑色,羽尖沾黄;胸亮黄色;腹灰白色,微沾黄;两胁及尾下覆羽灰白色,有黑褐色羽干纹,翼下覆羽和腋羽淡黄,前者羽基发黑。 雄性成鸟(秋羽):体羽有黄、绿和黑等色泽不如春羽那样鲜明,但羽干纹反较明显。 雌性成鸟:额、头顶、头侧和翕概褐色沾绿,而带黑褐色羽干纹;腰部绿黄,亦具条纹;下体淡绿黄或黄白色,并具些较粗的褐色羽干纹,胁部尤甚;余部同雄鸟。 幼鸟:与雌鸟相似,但色较褐而少黄色,因此腰、眉纹和颊侧淡皮黄色;上体条纹粗著,下体多呈白色,具有黑色点斑;翼斑带皮黄色。 虹膜近黑;嘴暗褐色,下嘴较淡;腿和脚暗褐色。
除繁殖期成对生活外,常集结成几十只的群,春秋季迁徙时见有集成大群的现象。性不大怯疑,但在繁殖期非常隐蔽。平常游荡时喜落于茂密的树顶上,常一鸟先飞,而后群体跟着前往。飞行快速,直线前进。 歌声是更多的金属声、颤音相混杂的旋律,同时缀以喘息音调。雄鸟在其领地内,总是站在高的有利之点或缓慢鼓翼像蝙蝠样炫耀飞翔时进行鸣唱的;在冬末到回迁之前,它经常以短促的爆破音或亚歌形式进行鸣唱。黄雀最典型的叫声是一种“toolee”和“tsuu-ee”声,还有一种纯的 “tet"或“tet-tet”声;飞翔时发出一种“twillit”的颤音。 黄雀的食物一般随季节和地区不同而有变化;春季在中国东北吃嫩芽、野生植物种子、裸子植物种子和鞘翅目小昆虫;夏季以多种昆虫喂雏,尤以蚜虫为主;而秋季则食浆果、草子、稗、粟等。在中国河北则食大量种子、浆果和昆虫。春、秋季旅经中国河南时,以各种植物种子为主,兼食少量蚜虫。在越冬区则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在中国贵州12月剖检5只鸟胃,其中树果占55.6%,草子22.2 %,稻谷22.2%。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