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毛脚燕

白腹毛脚燕

英文名:Common House Martin<br />学名:Delichon urbicum
别    名: 毛脚燕
  • 纲:鸟纲
  • 目:雀形目
  • 科:燕科
  • 属:

白腹毛脚燕简介导读

白腹毛脚燕
英文名:Common House Martin
学名:Delichon urbicum

纲目科属:
雀形目 / Passeriformes
燕科 / Swallows,Martins / Hirundinidae

白腹毛脚燕 / Common House Martin / Delichon urbicum

白腹毛脚燕(英文名:Common House Martin,学名:Delichon urbicum),是雀形目燕科毛脚燕属的鸟类。又称毛脚燕、普通毛脚燕。雌雄羽色相似,体羽以亮蓝黑色和白色为主。体型轻小,活动敏捷,以擅长飞行而著称,善于在高空疾飞啄取昆虫。翅狭长而尖,擅长在空中捕捉飞虫;尾呈叉状,形成“燕尾”。结群繁殖;营巢于悬崖。与其他燕及雨燕混群并一道取食。分布于非洲、欧亚大陆、巴基斯坦东北部及印度西北部和中国北方;越冬于东南亚、印度及尼泊尔。

繁殖区: 欧亚:广泛分布非繁殖区: 东南亚,非洲

世界 分布于阿富汗、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安道尔、安哥拉、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巴林、白俄罗斯、比利时、贝宁、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博茨瓦纳、保加利亚、布基纳法索、布隆迪、柬埔寨、喀麦隆、佛得角、中非共和国、乍得、中国、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丹麦、埃及、厄立特里亚、爱沙尼亚、埃塞俄比亚、法罗群岛、芬兰、法国、加蓬、冈比亚、格鲁吉亚、德国、加纳、直布罗陀、希腊、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匈牙利、冰岛、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约旦、哈萨克斯坦、肯尼亚、朝鲜民主人民共和国、大韩民国、科威特、吉尔吉斯 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拉脱维亚、黎巴嫩、莱索托、利比里亚、利比亚、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马其顿、马拉维、马里、马耳他、毛里塔尼亚、摩尔多瓦、蒙古、黑山、摩洛哥、莫桑比克、缅甸、纳米比亚、荷兰、尼日尔、尼日利亚、挪威、阿曼、巴基斯坦、波兰、葡萄牙、卡塔尔、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卢旺达、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尔维亚、塞拉利昂、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索马里、南非、南苏丹、西班牙、苏丹、史瓦济兰、瑞典、瑞士、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泰国、多哥、突尼斯、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干达、乌克兰、阿联酋、英国、乌兹别克斯坦、越南、西撒哈拉、也门、赞比亚、津巴布韦。 旅鸟:巴巴多斯、百慕大、科摩罗、吉布提、格陵兰、马尔代夫、尼泊尔、圣赫勒拿岛,阿森松岛和特里斯坦 - 达库尼亚群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塞舌尔、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
白腹毛脚燕雌雄羽色相似。额基、眼先绒黑色,额、头顶、背、肩黑色具蓝黑色金属光泽。后颈羽基白色,常显露于外,形成一个不明显的领环。腰和尾上覆羽白色具细的黑褐色羽干纹。翼黑褐色,飞羽内侧羽缘色淡,小覆羽边缘有蓝色光泽。尾黑褐色、呈叉状。下体自颏、喉一直到尾下覆羽均为白色,有时较短的尾下覆羽白色,而较长的尾下覆羽灰白色具细的黑褐色羽干纹。 虹膜灰褐或暗褐色,嘴黑色、扁平而宽阔,跗跖和趾橙色或淡内色,均被白色绒羽。 幼鸟上体较褐,下体也常缀有褐色,特别是胸的两侧较明显,在一定角度看起来像是一条暗色胸带。 大小量度:体重雄性18-21克,雌性19-22克;体长雄性125-150毫米,雌性129-137毫米;嘴峰雄性6-8毫米,雌性6-7毫米;翅雄性101-113毫米,雌性107-118毫米;尾雄性52-70毫米,雌性56-64毫米;跗跖雄性10-11毫米,雌性10-14毫米。
常成群活动,平时多见10余只至20多只的小群活动,迁徙期间常常集成数百只的大群。常在栖息地或水域上空飞翔,边飞边叫,有时飞得很低,有时又飞得相当高。休息时或栖于电线上,或停落在地上。 白腹毛脚燕与其他燕及雨燕混群并一道取食。叫声为干涩的卷舌磨擦音“prreet”,不如崖沙燕气重。惊叫声为高音的“seerr”或“jeet”。鸣声为轻柔的啾叫,与叫声音同高。 主要以昆虫为食,食物种类主要有蚊、蝇、蝽象、甲虫等双翅目、半翅目和鞘翅目昆虫。
暂无